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 我们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15.10.2016  16:36

  10月14日,内黄县第六实验小学开展了“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通过认识各种粮食作物、讲解粮食生产过程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爱惜粮食的意识,以此迎接“世界粮食日”的到来。(刘院军 刘佳宁 摄)

  10月16日是第36个世界粮食日,本周(10月10日至16日)也是我国第26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在极端天气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有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记者进行了采访。

   气候变暖威胁粮食生产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今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薛昌颖表示,当前,由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频发、冰雪量显著减少、海平面加速上升等问题,已导致全球小麦和玉米平均每10年分别减产1.9%和1.2%。

  薛昌颖说,气候变暖导致我国华北和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全国干旱灾害呈面积增大、频率加快趋势,病虫害也有所加重,严重威胁粮食生产。

   减损增效确保粮食安全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人口预计在2030年将达14.5亿到15亿。为解决新增人口的吃饭问题,需要每年多生产2000亿斤粮食。

  省粮食局局长赵启林说,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使农业和粮食生产具有更强的抗灾力、生产力和可持续性。此外,在粮食产后的储运、加工、消费等环节,也需要通过完善仓储物流体系、引导加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大产后领域科研推广力度、提高全社会爱粮节粮意识等措施,减少粮食的损失浪费。

   两大环节减少粮食损失

  目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最大的一块是在消费环节。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在消费环节每年造成的粮食浪费可达800亿至1000亿斤。因此,帮助公众掌握必要的食品营养及储存知识、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和爱粮节粮意识,已刻不容缓。

  省粮食局相关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在卖粮之前,一定要把粮食晒干,同时要用过筛、风力等方法,除去粮食中的泥块、瓦砾、瘪谷、草籽等杂物,做到“干、饱、净”,粮食等级变高,才能卖上好价钱。此外,还可在仓房放置一些生石灰等吸湿剂,或用缺氧、气调等方法储藏粮食,以防农作物发热霉变。(记者 李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