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一位极度危重患者 在河大一附院重获新生

20.10.2014  23:59

      记者昨日获悉,一位极度危重、几乎没有救治希望的患者,经过河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等8个小时的多学科联合救助手术,终于脱离危险,重获新生。

据了解,患者曹某在工地劳动时不慎被从13层楼上掉下的重物砸伤,由120急诊送入河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当时患者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处于休克状态,20根肋骨骨折,心脏移位至胸骨右侧,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值班医师杨超主任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护士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输血(多达18袋)、补液、药物及时应用。

由于多发肋骨骨折及左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连枷胸、心脏移位、失血性休克,体位的变动非常困难,而对于一个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定时翻身、拍背、物理治疗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体征不稳定,手术无法进行,为了使患者尽快手术,消除致病原因,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成为手术前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杨超主任用纤维支气管为患者清除气道内的血液及分泌物,每天一次,连续做了11天;负责看管患者的护士更是不辞劳苦,为了防止压疮形成、减轻局部压力,每1个小时由4名护士协作用双手为患者轻轻托起身体,持续8分钟到10分钟,当患者被轻轻放在床上时,护士的脸上布满了汗水。

经过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均达到手术要求。经过8个小时的多学科联合救助手术,患者术后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