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腔豫韵 讲中国故事 传民族精神——李树建表演声腔艺术与文化传播研讨会综述

11.10.2017  10:55

清华大学有关领导与《程婴救孤》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李树建北京大学艺术展海报

豫剧名家李树建北京大学演出活动启动仪式

李树建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演讲

戏曲“八大仓”学子齐亮相

嘉宾参观李树建艺术展

李树建表演声腔艺术与文化传播研讨会现场

这是一部部回肠荡气的感人剧目。

这是一场场震撼人心的精彩演讲。

这是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诚交流。

…………

在刚刚过去的9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承办的“河南戏曲进校园——豫剧名家李树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演出活动”,李树建艺术展、艺术课堂、学生观戏分享会以及李树建代表剧目《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三部大戏展演,点燃了首都高校万名学子的戏曲艺术热情。同时,北大豫声剧社得以成立。

其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李树建表演声腔艺术与文化传播研讨会上,来自全国政协、中国剧协、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的相关领导,以及近30位全国文艺界、戏曲界的专家学者对李树建的表演技巧、艺术品德以及对豫剧事业作出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讨。

走进中国最高学府 豫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戏曲进校园”。9月21日至29日,河南豫剧先后走进北大、清华展演,如此系统化、规模化地走进校园演出,在河南豫剧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李树建带领他的团队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豫剧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钢说,上世纪50年代,在以常香玉为代表的艺术家的带领下,豫剧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今在李树建的带领下,豫剧走进引领风气之先的中国最高学府,标志着豫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霞说,河南豫剧院2013年成立以来,担当起了豫剧发展的龙头作用,特别是李树建作为豫剧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在推动豫剧的发展、创新、传播、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连续两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豫剧的推广和传播得到了提升。同时,李树建又带领豫剧先后到2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传播,应该说把豫剧提升到了一个崭新水平,开启了一个新篇章。

北大视听研究中心主任陆地对此次戏曲进校园活动深有感触:这次活动带给我的启示是,传统文化能够在今天找到观众,更可以被青年人接受,这个关键看你的内容,关键看你以何种形式表现。他认为振兴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要振兴中原文化,而戏曲文化是其中一个抓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说,树建先生所取得的豫剧艺术成就,成全了他自己“树德建功”的艺术情怀;树建先生所走过的豫剧艺术之旅,讲述了一曲“豫剧遇见树建”的生命故事。豫剧与树建,成就了他们彼此的美名。我们庆幸这个时代,有像树建先生这样的艺术捍卫者和文化守望者,让我们听得见豫剧的声音,看得见艺术的魅力,感受得到文化的力量。

北大会议中心副主任、百周年纪念讲堂主任刘寿安对于此次豫剧进校园圈粉无数有着切身感受,他说,无论是程婴、张元秀,还是苏武,都让走出剧场的观众赞不绝口。这说明,这几台戏“立住”了!豫剧此次走进北京、走进大学就是一次振兴,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均认为,这次活动可以为以后豫剧进校园提供一些参照,比如说在艺术学院、在中文系、在新闻传播学院,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开设豫剧在全校的供选课程,培养北大校园里面的豫剧团体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唐金楠说,在过去12年,北大在戏曲的具体推动方面,尤其是在昆曲方面,已经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未来期望与李树建在传统戏曲方面一起联动。

“这次三部曲进校园,形成了特别好的传播效应,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演了之,而是想了很多办法,尤其是互动、体验环节,极大地增强了豫剧的亲和力。配套举行的展览、讲座,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视野,也增加了观众对豫剧的黏性。”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一个如此注重传播,并且传播效果如此之好的团队,一定可以走得更好、更远、更精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蔡劲松认为这种依托高校培养青年观众、青年人才的方式,从人力资源角度解决了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二三十年之后,戏曲后继无人的困惑可能会突破。

解放军报的文艺评论家陈先义认为,李树建传播的不光是豫剧,最重要的是传播了民族精神。豫剧向这个方向发展,将大有前景。

传承创新融合发展 豫剧领军人的精神内涵

研讨会上,专家认为,李树建的表演声腔艺术在传统中创新,对其他艺术形式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是一个院团、地方剧种领军人物,是地方戏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戏曲国际传播的代表。

90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观看了李树建的三场演出后,他动情地表示,每一场都是含着泪看完的。他欣喜地看到李树建把豫剧的传统功力带到了一个新的辉煌阶段,其表演收放自如、功力深厚,发挥了地方戏曲那种民间性,生活气息浓郁的特色,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而李树建三部代表作,宣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节、义,忠是《程婴救孤》,孝是《清风亭上》,节是《苏武牧羊》,一个义字,体现在三部戏里!作品如此接地气,打动人、让人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

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团长王宏认为李树建的声腔表演艺术是走心者的成功,他用了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李树建的表演:突破、发展、融合。

“表演个性鲜明、师于古又不拘于古,唱腔既有豫西调的苍凉,又有豫东调的明朗,既有京剧的细腻,又有秦腔的苍劲。他的表演透着一种真,一种可信、可亲、可感、可触的魅力,一种撼动心魄的力量,常常能使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王宏说,李树建在台上全身心地投入,产生的代入感可以直指人心,满足了观众的情绪宣泄与释放,达到了至高的审美境界。这种美是舞台艺术之美,是戏曲之美的集大成者。因而,他能够打破地方戏的这种地域的局限,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李树建的艺术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他数年在一线服务百姓,传播豫剧文化,在群众的审美世界中深耕细作,我觉得这是他最基础、最常态的社会贡献。”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如此评价李树建。他说,可持续支撑这些贡献的是李树建孜孜以求、坚韧不拔的戏曲家品质,强烈的使命感,肯担当,格局大,有胸怀,肯行动,才形成了豫剧今天良好的生存生态。

“戏曲演员向话剧学习、吸收,李树建是一个典范。”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表示,自己在观看《程婴救孤》时明显感受到这一点。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王绍军认为,李树建表演艺术的感染力,不局限于戏曲老生固有的程式化表演方式,而是积极吸取话剧和影视表演的内在体验方法。

表演艺术家李法曾感慨过去接触到一些戏曲老师、前辈发言就说,千万不要搞成话剧加唱。但是李树建,能够在保持戏曲特有传统的前提之下,向其他门类的艺术学习,比如向话剧、影视学习。比如说艺术体验的问题——这个戏演了那么多场,为什么还那么鲜活?尤其是老戏,张嘴就是那个词,怎么演活?怎么演生动?张嘴就说,那不行,必须重新体验,李树建做到了,每一场演出都是鲜活的,李树建身上的功夫以及唱腔的运用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除了善于向其他姊妹艺术学习,李树建更能在戏曲本体上博采百家、融会贯通又善于创造,广大戏迷喜欢他总能“老戏新演”,既有麒派韵,又有马派风。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李小菊认为李树建是一个内外兼修的伟大艺术家,给出这个论断有三方面原因支撑:一个是从表演艺术、声腔艺术的角度来讲李树建先生的豫剧表演艺术体系,二是从剧目的角度来讲李树建所演的作品里面所蕴含的价值体系,三是关于李树建带领中国豫剧走向全世界的传播体系。

“流派是新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李树建的唱派应该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河南省豫剧音乐协会会长朱超伦也说李树建在艺术创造上有突破:突破传统自成一格,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声音色彩多变;突破调式把豫剧老生的唱腔降到B调,使其面目一新;突破门户,兼容并蓄到自己的唱腔中。

“生命在、艺术在、责任在、观众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浸润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一直以来,李树建坚守艺术理想,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引领社会风尚。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副主任、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全书称赞李树建:精心打造传统美德三部曲;带动流派的名家名角;倾心培育人才提携新秀;走出去,请进来,彰显领军人物的责任与担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康式昭认为,李树建将他的“忠孝节”三部曲带出国门,不仅是从表演艺术角度扩大了中国戏曲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将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被不同信仰、不同地区的民众认可,意义非常重大。

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徐涟表示,李树建的艺术魅力以及他的心胸、眼界、气量、视野所产生的凝聚力,他的奉献精神所具有的感召力,使得他把河南豫剧演员团结在一起,也把全国豫剧界团结在一起,并因此成为中国豫剧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在他身后,还有一个长年默默奉献的团队。这源于传统戏曲的力量,也是李树建一系列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戏曲振兴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正能量。

“一个人格局多大决定着一个人能走多远。”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十分钦佩李树建带领河南豫剧院闯出了一番天地。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认为,李树建和他的团队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又尊重艺术规律。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保卫部副部长刘来运少将认为李树建对中国豫剧的贡献有三:“第一,把河南豫剧变成了中国豫剧,变成了最有生命力的戏剧。第二,他着力培养豫剧人才。第三,连续两年举办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大进京、大推广、大发展,这些贡献是历史性的、前所未有的。”

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明义用了十六个字高度评价了李树建的艺术人生:“艺术精湛、艺德高尚、政治坚定、精神感人。”

大家一句句推心置腹的交流以及高度评价,让李树建深受感动,他说,很高兴、很激动、很惭愧。

“我做了30年的基层院团长,演了40年戏,但这次到北大、清华演出将会是我人生难以忘怀的回忆。河南豫剧能在全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关心,离不开兄弟院团的支持,离不开艺术界老前辈的指点。李树建生命在、艺术在、责任在、观众在。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厚望,在戏曲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中国豫剧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忠尽孝。”李树建说。

【责任编辑:钱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