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开放与改革一样 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29.01.2015  08:47

   李克强:开放与改革一样,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的议题,参会者足足讨论研究了两个小时。当天的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李克强说,中国经济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开放与改革一样,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需求。”他说,“这不仅有利于当前经济发展,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重大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有些国家把大批生产线转移到我国,成就了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现在我们也走到“产业输出”的时候了

  李克强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的日用消费品风靡全球,可以说,这30多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开放带动的。现在中国传统的商贸进出口遇到很大下行压力,要应对这一困难,就要加大开放力度,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我们常说,要从‘产品输出’向‘资本输出’升级,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产业输出’。这也与发达国家的转型路径相吻合。”他说,“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国家把大批生产线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成就了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现在我们也走到‘产业输出’的时候了。”李克强指出,中国装备及产能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优势,但质量和安全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不仅有利于稳增长,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使中国经济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机遇。他说:“中国经济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开放与改革一样,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中国输出生产线,不仅帮助他们发展了实体经济,也推进了他们的工业化进程

  李克强回顾了一个多月前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产能合作协议时的情景。哈方原本遵循“常规套路”,向中国出口能源、农产品,但李克强不失时机提出,中哈两国应该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光明大道”计划上展开深度合作。最终,两国总理在原定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加码”敲定了一份价值180亿美元的产能合作“大单”。“哈萨克斯坦公共产品匮乏,希望加大投资力度、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但他们国内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生产线一条都没有。所以我提议,与其他们向我们购买成品,不如我们去当地直接建厂。”总理说,“哈方一听非常乐意。因为中国输出生产线,不仅帮助他们发展了实体经济,也推进了他们的工业化进程。”李克强强调,推动中国装备及优质产能“走出去”,目前是一个极好的时点。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正纷纷出台,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很看好我们以扩大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带动发展的模式,希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增长。“现在不仅发展中国家,包括中东欧的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基础设施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甚至有些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也面临老化等问题。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性价比有很强的竞争力,因而要不失时机加快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与各国广泛进行产能合作。”李克强说。

   外交工作要为国家利益服务,为国内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的全局服务

  李克强特别强调,加快中国装备及优质产能“走出去”,要遵循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商业运作模式。政府要为相关企业做好各种服务工作。总理回忆,2013年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双反”调查期间,他多次与欧盟及欧洲有关国家领导人据理力争、斡旋沟通,最终促成争端顺利解决。总理说:“一位美国政要访华期间,曾毫不避讳地对我说,自己是为美国利益而来。我们的外交工作也要为国家利益服务,为国内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李克强表示,在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过程中,政府不能在机构上再“叠床架屋”,更不能“包揽天下”,而是要切切实实为企业松绑。“民营企业自己拿钱到国外投资,政府没必要给人家审批,帮人家把关!”他加重语气说,“谁投资谁负责,谁出钱谁负责,权责一定要对等!真正‘懂’市场的不是主管部门,当然是企业自己啊!”李克强最后说,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走势曲折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仍能以现在的体量保持稳定、持续增长,不止在中国历史上了不起,在世界历史上也很了不起!要抓住当前重要时点,不失时机推动中国装备及优质产能“走出去”,既利当前,更惠长远,一举数得。各部门要协调一致、群策群力,使中国经济在平稳运行中,实现提质、增效、升级。(肖楠)

 

 

编辑:徐珂 联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