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布局经济“下半场”:确保完成主要目标任务
17.07.2014 13:03
本文来源: News.He-nan.Com
在存量上,国务院在督查上半年各项政策是否落到实处的同时,还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政策不“打水漂”;在增量上,国务院下半年将继续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在落实定向调控措施上持续发力。
狠抓落实促整改:确保政令畅通不放空炮
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消息称,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6904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同比增7.5%。
在经历了GDP创出近一年半新低,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同步回落的一季度后,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6日一连用了五个“稳”字概括中国经济在上半年的表现。
中国经济止跌企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官方密集政策的推出。
从为小微企业减税的“减法”到提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法”;从列出“菜单”吸引民间资金“稳投资”到简化程序助力企业“稳外贸”;从布局立体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到出台调整重点产业布局相关政策措施,2014年上半年,国务院召开了18次常务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全面部署了各方面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GDP增速二季度的反弹是官方系列“微刺激”的产物。
伴随着数量的上升,微刺激政策的质量和成效也受到官方高度关注。中国政府网披露的国务院常务会的细节就呈现了李克强对落实的强调。
李克强说,去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场反应是好的,但确实存在落实不到位等现象,使得一些好政策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国务院开会“议”了事,“决”了策,但如果没有“行”,就没有“效”。他强调,下一步国务院开展全面督查时,既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各部门、各级政府要尽职尽责,奋发有为,切实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李克强加重语气说,“说的难听点儿,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六月初派出督察组,在各地区、各部门自查基础上,对16个省(区、市)、27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督查。希望以此打通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此次督查结果16日交到了李克强的手中。在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听取了国务院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情况督查汇报并部署狠抓落实与整改。会议指出,总的看,地方和部门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取得积极进展,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督查的主要作用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问题。今天国务院常务会议也用明显长于“成绩总结”的篇幅讲述了各地政策落实的问题:
目前部分政策落实环节多、进度慢,一些地方和部门重布置轻落实,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部分干部缺乏责任意识,遇到困难“躲着走”、不作为、不担当,懒政松懈,有的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
对于这些问题,会议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既要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又要列出清单,明确时限、落实责任、逐项整改,兑现承诺。需要细化配套措施的,要限期出台;落实条件不完全具备的,要促进尽快到位;协调机制不健全的,要抓紧建立机制、明确责任人,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整改情况要限期报告国务院,决不允许“走过场”,确保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各地政策落实情况,官方将不满足于一次运动式的督查,而是酝酿建立一个确保政策不放空炮的长效机制。
今天的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构建常态化督查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和工作协调,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对查出的问题要坚决整改;对地方遇到的困难,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服务、帮助解决。用立行立改的实际行动提升政府公信力,使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人民,并为今后发展打下更好基础。
布局经济下半场:持续定向调控向改革要增长
除了听取国务院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情况督查汇报,李克强还在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这样一个关键时点,对中国经济下半场做出部署,稳定市场预期。
对于下半年的目标,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保证完成。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奋发有为不懈怠。
资料显示,李克强今年3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
而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增7.4%,CPI涨2.3%,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700万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名义增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8.3%,“跑赢”GDP增速。
从上述“成绩单”来看,《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上半年均有良好的进展。要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中国经济的“下半场”至关重要。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对中新社记者分析说,在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期、此前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的长期趋势是温和回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表示,面对多重因素导致的经济变化,宏观调控就需要有一定的定力。不能简单用需求管理的刺激来对冲结构性的变化,而是要立足于改革,重构增长基础。
今天召开的常务会议明确中国将更多的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所释放的红利来促进经济发展。
会议要求,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今年要继续突出抓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把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计划铆死、砸实,进一步提高“含金量”。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并不得违规转入内部审批。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出和落实更多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项目。打通政策出台实施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而保持定力力推改革并不意味着对一些潜在的风险视而不见。会议表示,下半年将落实定向调控措施上持续发力。加快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有关政策落实,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尽快见到实效。加快前期工作,落实配套资金等相关条件,推进铁路、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等建设。做好政策配套和协调,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推动节能环保、信息消费、养老、健康、文化创意和设计等产业发展。加快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等建设。抓紧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
刘元春表示,持续发力的预调和微调,能够防止短期的临时性因素导致市场产生悲观预期从而诱发经济过度调整。潘建成也分析说,过去半年中国官方出台了系列政策,市场要理解、接受、作出反应总会有一个过程。再加上官方对落实的强调,这些政策成效有望在下半年逐渐释放,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保障。(记者 周锐)
本文来源: News.He-nan.Com
17.07.2014 13:03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