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做一个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16.10.2015  12:2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已经一周年了。作为一个作家,每当重温讲话精神的时候,心里就感到明亮和温暖。

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回想我这几十年走过的创作道路,我深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太深刻了,说出了文艺创作最具规律性的道理!

我是从一个基层作者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我下过乡,当过知青,当过生产队长,并在县里挂过职等。特别是搞专业创作之后,我每年都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把咱们的大中原,尤其是生活过的那一片“平原”当作自己体验生活的基地,甚至是心灵的家园和属于我的精神“领地”。我在我的“平原”上走,不仅仅是为了寻找素材,更重要的是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觉,是在研究“平原”,它是我心灵的家乡。我庆幸,在文学创作上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原”。在我的“平原”上,我有一种“”的感觉。可以说,我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的“亲人”;当我写他们的时候,我是有疼感的。所以,我一直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当作我的写作方向。我是把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当作“植物”来写的,写“土地与植物(人)”的关系和生命状态等。我曾经把自己数十年对这块土地的认知与探索写在了我的10部长篇和一些中短篇小说里,如“平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等等灵魂》等。

特别是时代的发展和巨变,还有人民的伟大创造,真的是我创作的源头活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真的让人感到目不暇接。比如,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土地的承包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有的一家一户的承包制转向租赁制、或正向大户集中),由于农民一批批地流入城市,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乡村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乡村”了。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原始意义上的农耕社会正在土崩瓦解。在平原,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已逐渐演变为流动着、迁徙中的一个个“背着土地行走的人”。他们或个体、或家族、或群体,在大变革的潮流中被夹裹着朝东西南北四处奔突,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旧有的生活方式。他们过的是一个带一家,一家带一族,一族带一村,以村为群体的、先漂泊后定居的生活。这是连根拔起的一种生活,是疼痛与憧憬并存的一种生活。每当我看见坐在马路牙子上端着大碗吃饭的民工时,心里就疼,我就觉得我是他们当中的一个。这样的感受,被我写进小说里去了。我觉得,我是“平原”上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代言人,我是在用文学的形式替他们说话。于是,我的写作就是有了底气、有了方向。

前不久,我又去信阳看了一个名叫郝堂的村子。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一切都按自然形态发展,山村、瓦舍、荷塘、稻田……现在已成了全省有名的旅游景点。当地的一个乡长讲了一个很好的观点,那就是郝堂的发展要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的原始肌理、尊重群众的意愿。他的话让我找到了观察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即关注民生的视角。那时候我就想,作为一个作家,真的应该向人民学习,是他们在创造这个世界、创造一种新的生活,他们有大智慧!

每一次从乡下回来,我都要感慨一阵子。我感慨这个时代进步太大了、发展太快了。特别是当我看到一部分农民虽然进了城,但仍然是精神上的流浪者、漂泊者的时候,作为一个作家,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深感应该为这些人保留或再造一个精神家园。文学是时代的声音,是人类生活的先导,是民族灵魂的灯。我们的时代需要黄钟大吕式的、能唤醒人类灵魂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写出这样的东西!

作为“平原”的儿子,就让我永远地守护这一片“金色的麦田”,当一个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