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丙寅:一个河大人的耕耘

08.05.2014  14:16


      李丙寅,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离休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终身会员,一位关爱学生的教师,一位高风亮节的学者,一位通晓英、俄、德、日四国语言的智者。世纪河大的风雨征程中,他一路相随;百年流韵的教育耕耘中,他殚精竭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践行着“雷锋”精神,收入微薄,生活简朴,却尽其所能为河南大学的发展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言行垂范“活雷锋”

      旭日未升,朗朗的读书声就唤醒了沉睡中的河大明伦校园,书声由校园的英语角传来,循声而去,除了能看到许多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外,经常还能看到一位身材中等,衣着朴素的耄耋老人,他就是李丙寅老师,一位通晓英、俄、德、日四门外语、德高望重的长者。李老经常来和学习沟通,和学生交流学习英语的心得,指导学生学习外语。在别人看来这是“雷锋”式的行为,但在李老看来已习以为常,因为李老一向关心学生,即使1992年10月李先生办理了离休手续,心仍时时刻刻装着学生。他一心根植于河南大学,服务于河南教育,奉献于河大学子。

      2003年,当李丙寅老师听化学化工院关工委的赵文焕老师说有些新生打算报考研究生,想在大一学一些专业英语时,李老就主动请缨教学生专业英语。他在本就不大的家中腾出一些空间,换了大灯泡,自己拿钱为学生复印资料供学生学习使用。他还到学校资料室精心挑选了几本英文版的无机化学课本,使学生能和课程同步学习。辅导期间,时年78岁的他,硬是把几十年习惯了的晚饭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为的就是让学生晚上仍有时间去教室复习平时的功课。李教授这种冰壶秋月的品质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他的一名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陈晓红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恩之情,特意写了一篇名为《老年‘雷锋’李丙寅》的文章,陈晓红在文章中写道:“当我们听到要跟着李丙寅教授学习专业英语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惊喜,‘惊’的是在如今这个商品经济时代,竟然还有如此无私、如此高尚的人。‘喜’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冷酷无情,只不过是他们自己没有发现其中的温暖罢了。人们都说‘雷锋精神’已经过时,而我要说‘雷锋精神’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是的!李丙寅的“雷锋精神”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如今,他的住处还经常有学生出入,其中许多是李丙寅周边人家的孩子,李老对于前来求教的学生乐此不疲,他尽心为每位学生辅导功课,向他们讲述许多课外知识,不仅提高了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李老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我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给这些孩子辅导功课,让他们学习的同时也是我学习的过程。”

关爱学生,润泽桃李

      说到关爱学生、培养人才,李丙寅教授是公认的爱学生和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教师之一。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说,“我是在践行父亲李燕亭在世时常讲的一句话‘教师的天职就是关爱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个晚上,李丙寅在工农兵学员宿舍认识了一位名叫刘佑全的学生。通过交谈,他得知刘佑全原来是一名农村教师,想利用寒假时间多学些知识,以便更好地教书育人,报效国家。那时,河南刚刚出现了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在此情况下,李老冒着巨大风险,决定私下里教刘佑全学习英文。刘佑全从ABC字母学起,一年后便读完《化学英文文选》上、下册。他本来有望留校,但因其它原因,毕业时被开除团籍并被分配到乡下教书。得知刘佑全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时,李老师就写信安慰他、鼓励他。当全国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恢复研究生教育时,李老鼓励他考研。得知刘佑全准备报考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时,李老师就查找有关资料并亲手抄写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的两届研究生考试样题寄给他。刘佑全被录取后,为表示对李老师的感激之情,他连夜从家乡到开封向老师报喜。刘佑全因读研家庭更加贫困,李老师主动给他寄钱资助读研,但是刘佑全收了几次后就不好意思再收了。李老师也意识到刘佑全是一个好强的人,但他不忍心让人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还是李老的老伴出主意改作给刘佑全家属寄送布料,这才让刘接受。刘佑全后来读完硕士、又读博士,并到美国深造。李丙寅对刘的帮助让刘铭记在心,所以学成之后,刘佑全抱着感恩的心,谢绝美国两所大学和导师的盛情挽留,避开上海市的热情相邀,执意回到河南报效党和人民,成为我国第一批学成归来的博士后,结束了河南省没有博士后的历史,为河南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先后被国家化工部授予“全国化工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评为“化工跨世纪优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由王晓民执导,金鸡影后岳红领衔主演的电影《芦花飘飘》再现了刘佑全“拚命工作,报效家乡”的事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李老师不仅发现了刘佑全这个人才,更用感情灌注了刘佑全的成长,对刘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教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尽最大努力关爱学生,培养学生成才,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

      李丙寅教授自1981年起,除了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连续十年设立学生课外活动小组,他是当年全系中创办学生课外学习小组时间最长的老师。李丙寅为课外小组呕心沥血,分文不取。十年间,李老师尽最大努力在生活上方便学生,为了不耽误学生吃早饭和上课的时间,李丙寅和学生商议将早上的专业英语学习时间安排在6:30-7:30。其他课外时间则和小组学生“泡”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做实验。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此外,李老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为课外小组的学生制定了培养三部曲:首先教学生掌握专业英语,然后学习查阅外文文献,最后动手做科学实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老师科学的培养方案达到了“出成果,出人才”的目的。在李丙寅的言传身教下,课外小组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就有论文公开发表。如今,课外小组的很多学生都已经在化学相关领域取得了不小的建树,其中包括在纳米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我校张治军教授;考到北京大学高小霞教授门下,并被推荐至英国深造的游新奎等。凡是接触过李丙寅教授的学生都对他充满崇敬和感激,他的教学生涯可谓“尽力耕耘,桃李芬芳”。

教育世家系河大,杏坛耕耘传美名

      李老师常说:“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李老热爱学习,通晓英、俄、德、日等四国语言。他鞠先表率、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榜样。李老师的孙子李楠自幼年起,李老师就注重培养他的阅读与思考能力,并给他讲述河南大学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李老的影响下,李楠后来就报考了河南大学化学系。李老对外孙张力子的培养也是如此。我们仔细了解李丙寅的家庭,发现这是一个祖孙四代都与教育,与河南大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家庭。李丙寅教授的父亲李燕亭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留美学习化学,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创者及奠基人之一。回国后应我校著名学者冯友兰之邀来到河南大学,为河南省的图书馆事业和化学专业建设做出了贡献。李丙寅的妻子张综1948年在国立河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作助教,其后,一直在河大教务部门工作直到离休;儿子李景湘虽未上大学,但曾在当时的河师大化学系进修一年,后来在开封市第八中学做化学教师;女儿是河南大学历史系78级毕业生;孙子李楠,是河南大学化学系91级毕业生;外孙张力子曾获河南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因此,在1994年,李丙寅先生之家获 “河南优秀教育世家”的美名,而且也是实实在在的“化学世家”。如果说一个人的命运与一所大学紧密相连是一种缘分,那么祖孙四代都与河南大学相关就是一种挚爱,这种挚爱是一生的陪伴,是一生的信仰。李丙寅对河南大学的挚爱不仅表现在培养自己的后代成为河大人,更体现在为河南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鞠躬尽瘁,不辞劳苦。

      在1979-1998年这二十年的工作中,李老师在化学化工学院筹建了环境化学研究室,新开了《化学分析》、《环境化学》等课程,所编写的内容多取自近代期刊,题材新颖,有的还列举了多个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首开的全校公选课《环境科学选论》讲稿经多次使用、修改,被学校推荐由河南省教委资助出版,后来曾被西南科技大学指定为考研参考书之一。李丙寅先生不仅教学做的好,科学研究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80年代科研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药物电极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很多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多篇论文在世界化学权威期刊上发表,使河南大学在此方面的研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1987年4月,李丙寅先生应邀,凭借深厚的英语功底,只身一人参加在英国威尔士首府举行的第六届“电分析与传感器”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作了三场报告,会后他又拜访了李约瑟博士,两人再叙45年前的河大时光,李丙寅的英国之行向世界彰显了河南大学的学者风范。由于科研上的突出成绩,李先生于1989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终身会员。献身杏坛,回馈母校,李丙寅以实际行动说明着一切。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李丙寅老师退休后,并不是安享晚年,他仍然笔耕不辍。考虑到自己不能再进实验室,他就去河大图书馆潜心做学。李教授利用他早期受到的古文教育,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和社会实践经验,着手转向环保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并按朝代分篇写出系列论文,先后发表在《史学月刊》、《河南大学学报》,最后编纂成册,于2000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一书,该书还被英国剑桥的李约瑟研究所收藏。甚至到了2012年,86岁的李丙寅仍然在写一本化学家评传,化学化工学院领导得知情况后就选派学生协助李教授。学生在李老师指导下也受到教育和锻炼。

      时光如白驹过隙,百年悠然而逝,曾经的热血青年如今已白发苍苍,但是他那一颗奉献自我的心却一直在燃烧着,温暖身边的每个人。从1979年起,李教授一直住在铁塔三街26号的一处平房内,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屋内家具是老式家具,庭院也是非常的狭小。2012年,在河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李丙寅教授前、后三次到化学化工学院捐款共计10万元,用于资助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并一再强调自己跟别人不同,家里没有负担,不让对外界宣传。10万元,相比其他人回学校捐款百万千万的,从金额上来说可能不算多,可是对于一个已经离休20年,除了退休金无其他收入来源的老人来说,这可是李丙寅在平日生活中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在他那不多的退休金中一分一分攒下的,也许还包括他的孩子们孝敬他的养老钱。10万元,用去添置一套像样的家具也应该是绰绰有余,可时至今日,当我们走进李老的家中,映入眼帘的依然还是那套旧式家具,那副清奇不俗的字画,那空间狭小的住房里悬挂着李老师倍加珍重的“河南优秀教育世家”牌匾。但是,李老师却选择把钱捐给了他认为更有价值的地方,捐给他所挚爱的河南大学,而自己去独享那份清苦。他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奉献不一定是那样的轰轰烈烈,只需有一颗挚爱之心,一颗真诚之心。李丙寅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每个后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为之动容。化学化工学院为感谢李老的善举,特设立了“丙寅奖助学金”,让这份无私的“爱”传承下去。

      辉煌的背后是筚路蓝缕的艰辛,艰辛的背后是绵延不绝的精神。李老曾说过:“我的成就是新中国赐予的,我的人生也与新中国一脉相连。多年来我所做的,就是想把我的全部热能献给祖国,回报给党和人民”。李丙寅先生折射出的河南大学教师辛苦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必将激励每名河大学子发扬 “铁塔牌”文化,传承“雷锋”精神,去照亮世界,贡献社会,为实现“河大梦”和“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