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荡权益类基金遇冷 股民喜爱保本基金募集

15.04.2016  13:11

  2016年一季度A股从下跌到回升,资金参与热情逐渐回暖。一季度内,上证指数跌15.12%,沪深300跌13.75%,创业板指跌17.53%,中小板指跌18.22%。A股市场大幅调整,股混基金业绩遭受洗礼,使得股混基金发行受冷,固定收益类基金受到追捧,具有保本机制的保本基金募集成为股民喜爱的对象。

  凯石财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基数量处历史高位,但总发行份额较2015年各季度下滑,且规模分化严重,近二成产品的发行份额在10亿以上,近四成产品的发行份额在3亿份以下。

  新基发行量处历史高位数量规模均逐月回升

  凯石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合计成立新基金186只,数量仅次于2015年二季度和四季度,为历史第三高水平;一季度新基总发行份额为1688.72亿份,为历史第十一高水平。具体来看,新基成立速度及募集规模均逐月回升,混合型和债券型为发行主流。

  在新成立的186只基金中,权益类基金有97只,发行份额为412.65亿份,平均规模为4.25亿份;固定收益类基金89只,发行份额1276.06亿份,平均规模为14.34亿份。

  数量上,1月成立新基金46只,2月成立新基金60只,3月成立新基金80只。规模上,1月新基发行份额合计为429.62亿份,2月新基发行份额合计为544.64亿份,3月新基发行份额合计为714.46亿份。

  从类型来看,混合型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占据新基金的主体部分,债券型基金则为第二大部分。由于股灾对投资者情绪的打击短期未能恢复,股票型基金成立数量逐月减少,发行份额占新基金总份额的比例也持续较低。

  从资产性质来看,权益类基金的月度成立数量略多于固定收益类基金,但固定收益基金的月度规模却明显领先于权益类基金。由此可见,尽管股票市场在2月和3月出现反弹,但投资者对高弹性的权益类基金的投资信心并没有反弹,反之,对收益预期稳健的基金产品更加喜爱。

  在一季度新成立的105只混合型基金中,灵活配置型基金数量最多,有68只;其次为混合偏债型基金,有32只;混合偏股型、平衡混合型则分别仅有4只、1只。

  尽管新发基金以灵活配置型为主,但投资者的选择却更加倾向偏债产品。从规模来看,混合偏债型基金规模最大,总发行份额764.3亿份,占混合基金发行总份额的70.32%,灵活配置型规模第二,总发行份额为302.49亿份,占混合基金发行总份额的27.83%。

  新基规模结构性失调权益类基金受到冷遇

  在成立的186只新基金中,个基成立规模分化严重。

  从规模结构来看,约5%的产品发行份额在40亿份以上,约2%的产品发行份额在30亿份-40亿份之间,约3%的产品发行份额在20亿份-30亿份之间,约13%的产品在10亿份~20亿份之间,约77%的产品发行份额在10亿份以下,甚至有部分基金的发行份额仅达到成立规模底限。

  经历股灾后,投资者对权益类基金的风险偏好下降,同时对具有稳健收益预期的保本基金、业绩波动较低的债券基金更加喜欢,因此导致新基金的规模具有明显差异。

  权益类基金在一季度受到冷遇,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分别为3.20亿份、3.56亿份。

  此外,国际(QDII)股票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2.51亿份。这三类基金为平均发行份额最低的三类基金,投资国内外市场的权益类基金皆受冷。

  至于债券型基金,虽然整体发行火热,但个基之间的规模差异较大。在成立的10只权益债基中,排名第一的汇添富6月红添利A(二级债基)发行份额为16.18亿,而排名第二的国投瑞银岁赢利(二级债基)发行份额为8.27亿份,仅为第一名的一半。

  在成立的40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中,排名第一的建信目标收益一年期发行份额为80.02亿元,排名第二的博时安瑞18个月A发行份额为41.32亿元,仅为第一名的一半,而排名第三的华夏恒利6个月发行份额为20.03亿元,仅为第二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