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或有利于A股慢牛

17.12.2015  15:38

  二级市场对注册制时间表的公布反应较为平静,延续了近期的震荡走势。12月10日,A股涨跌互现,上证指数下跌0.49%,创业板指则上涨1.03%。11日,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61%和0.90%。由于新的一周又将迎来新股扎堆发行,大盘连续两个交易日走势偏弱。

  这与证监会的表态稳定了市场预期有很大关系。证监会明确指出,注册制改革将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的原则,处理好改革的节奏、力度与市场可承受度的关系。注册制改革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换言之,投资者不必过度担心扩容节奏变化带来市场冲击。

  既然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股扩容节奏是适度的,那么,对现有市场估值体系的影响也是渐进的。回头看,去年以来IPO扩容速度有所加快,但市场保持了成长股比蓝筹股强势的格局。这既因为高送转、再融资及资产重组等给成长股带来想象空间,还显示投资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期待。若未来股市新增资金依然偏少,成长股的估值仍可能较为坚挺。正因为此,创业板12月10日和11日并未明显弱于主板。

  注册制改革及A股市场环境变化,将对投资风格产生一定影响。市场关注的是,壳资源价值会不会随之大幅贬值,令重组股炒作成为过去式。应该说,注册制让企业拥有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天然权利,同时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必然促进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优化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虽然注册制时间表的公布未使ST板块闻讯集体暴跌,但注册制改革有望逐渐改变A股投资者炒差的陋习,从而引导市场资金“精选优质股,远离垃圾股”。

  国泰君安研究所此前指出,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暴涨暴跌,美国股市牛长熊短、涨多跌少,造成中美牛市不同的因素之一在于市场供求自我调节机制。美国实行注册制,进入退出机制完善能自动调节股票供需,A股是实质上的审批制,缺乏有效的供求平衡调节机制。光大证券研究团队近日分析认为,如果说A股需要一个像美国股市那样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的牛市,那么,新股供应不足和退市机制不完善是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可见,推进注册制改革,将使股票发行走上市场化道路,有利于培育和形成市场自我约束机制,推动投资理念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

  当然,造成A股牛短熊长与暴涨暴跌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投资者结构与成熟市场有较大差异。A股交易仍以散户为主,由此还导致机构交易行为散户化。注册制将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改变当前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减少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此外,可充分利用人民币纳入SDR体系,以及A股有望纳入MSCI指数等契机,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推动A股转入慢牛轨道。

(责任编辑:DF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