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宫一号”实验延长5天 探秘“月宫一号” 里面生活咋样?

22.04.2018  09:55

为迎接4月25日的“中国航空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周末面向社会开放“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参与“月宫365”实验的志愿者“被围观”。原本计划于5月10日出舱的实验“突然”要延长5天,对此,“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解释说,这是事先设计好的,意在观察志愿者相应的心理状态与反应。

报名火爆一票难求

为迎接4月25日的“中国航空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周末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在距离“月宫365”实验完成不到30天的日子里开放参观,使得公众报名十分踊跃。科普基地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自发布参观预约通知后,他们累计收到来自海内外超过700封预约邮件,约3000人次的有效报名。“我们4月12日中午开放预约,几个小时后就已经有近500人次报名了。很多已经留学海外的校友还专门预约,希望回国参与这次活动”。因为考虑“月宫一号”科普基地接待观众的承载能力,最终确定了600人分批前来参观。

作为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更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四生物链环系统。置身于其中的“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预计于2018年5月15日出舱,主要的实验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

植物舱内设紫色光源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月宫一号”科普基地时,参加观众正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序进场,兴致勃勃地边观看宣传视频,边聆听讲解。同时,还有多名讲解人员随时回答观众疑问。

植物舱舱门的中部经过处理,可以清楚地看见舱内乘员志愿者工作情况,这也成为当天最受观众欢迎的参观环节。尽管舱外的观众气氛热烈,舱内的工作人员却丝毫不受影响,一直专心处理手头的工作。植物舱内为什么是紫色光源?讲解员表示,“‘月宫一号’内部光环境十分讲究,植物舱设计了利于植物生长的特殊光源。志愿者在光下操作时需要佩戴防护眼镜,避免了部分光谱对人眼的不利刺激。”

专程从河南赶来参观的杜卓远小朋友,是所有观众里年纪最小的一位,今年只有10岁。“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的,今天早上6点刚到北京,明天就回家了。”杜卓远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科技兴趣浓厚,自从去年从网上了解了“月宫一号”的信息,就一直非常关注,这次也是专程前来参观学习的,“我最关心的是废物处理和生命循环的问题”。

实验“突然”延长5天

“月宫365”实验,计划为4人365天,舱内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两个乘员组,设置3班。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1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105天。舱外会有两名工作人员实行两班倒的方式通过监控录像,密切观察舱内情况,随时进行沟通或者调整。

原本定于今年5月10日结束的实验计划,现在却被推迟到了15日。对此,刘红教授解释,“月宫365”实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生物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在开展幽闭环境中绿色植物与光协同调控乘员情绪和心理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等。“我们特意‘突然’延长舱内实验者的工作周期,以此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