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情况简析

08.05.2015  20:58

2015年是航空港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三年,是枢纽建设的关键之年,是产业培育“项目建设之年”,是改革创新攻坚之年。2月10日郭庚茂书记带领省四大班子领导调研督导航空港实验区,提出了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突破口,带动郑州都市区、中原城市群、全省及周边区域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三个层次”的战略构想。实验区以改革创新和“113-410”重点工作为抓手,紧紧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争分夺秒、拼尽全力打好实验区建设的攻坚战。第一季度,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一季度实验区完成生产总值118.87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2.5亿元,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81亿元,增长49.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0.54亿元,增长15.2%;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3.4亿元,其中海关税收63.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05亿元,增长6.8%;国地税完成税收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29.3%;引进省外境内资金8.55亿元,同比增长236.3%;实际利用外资0.38亿美元,下降44.5%;外贸进出口102.02亿美元,增长35.5%;其中出口57.3亿美元,增长27.8%;机场旅客吞吐量412.06万人次,增长12.5%;货邮吞吐量7.34万吨,下降18.2%。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2.5亿元,增长23.8%。富士康生产手机2748万台,增长14.9%;完成增加值79.6亿元,增长25.9%。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3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81亿元,增长49.5%。重大项目带动作用突出,总投资154亿元的机场二期项目进展顺利,航空枢纽建设步伐逐步加快,T2航站楼、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工程主体施工已完成;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园二期加快推进、中部国际设计中心开工建设;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豫发大运城、正弘中央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财政税收形势良好。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3.4亿元,其中海关税收63.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05亿元,增长6.8%,比上年同期增收3871万元;国地税完成税收收入17.2亿元,增长129.3%,其中国税完成税收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27.6%,地税完成税收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58.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依赖单个重大企业的局面短期内依然存在。富士康自投产以来,在实验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11-2014年分别占实验区GDP的79.1%、85.9%、74.9%和8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2.8%、97%、93.2%和96.4%。全区虽然其他手机企业已经入驻,但受产量和单价等因素制约,对富士康的依赖依然比较严重。连续四年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158%、105%、39.7%和21.4%,从前期的高速增长进入目前的平稳增长阶段。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与富士康合作。 进一步加强沟通,细化富士康A客户智能手机深圳产线搬迁方案。争取凡客小镇、航空物流园、研发中心等签约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争取再确定部分合作项目。

(二)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进一步理顺四大片区组团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各片区组团领导小组作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计划完成酷派手机产业园用地摘牌手续,完成天宇手机产业园土地清表,加快中兴智能终端机通信产业园前期手续办理,完成瑞弘源蓝宝石项目一期电力报装与环评手续,手机产业园二期达到入驻条件,完成绿地会展城方案调整,唯品会中部物流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三)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 充分利用黄帝拜祖、省投洽会等招商经贸活动集中召开的机会,广泛邀请客商来郑考察。积极走出去,争取十大招商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中国邮政集团项目完成项目建议书,正威半导体产业园合作事项进一步细化深化,IBM高端服务器项目合作协议初步确定,清华紫光芯片研发与制造、奇虎360智能硬件项目合作内容进一步明晰,中民投2+8合作方案更加明确,韩国NVK公司柔性透明LED开始启动前期注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