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份濮阳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29.12.2015  10:03

      1-11月份,全市投资小幅回升,基础设施投资继续高速增长,但投资规模下降、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低速运行等矛盾依然存在。

      一、主要运行情况

      (一)投资增速小幅回升。1-11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5.94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2%)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6.8个百分点,比增速最高的郑州市(19.5%)低2.5个百分点,比增速最低的新乡市(4.2%)高12.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位次,比上月提高2个位次。 

      (二)一、三产高速增长。从投资的产业布局看,1-11月份,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5.71亿元,同比增长17.1%,比去年同期提高18.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55.21亿元,同比增长8%,比上月提高3.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投资增速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85.02亿元,同比增长31.8%,增速较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4.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三)新开工项目投资降幅收窄。1-11月份,全市新开工项目个数589个,同比下降17.2%,降幅比上月收窄4.1个百分点;完成投资476.99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月提高6个百分点。从当月来看,11月新增项目99个,完成投资102.72亿元,环比增长16.7%。

      (四)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83.53亿元,同比增长2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4%)1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24.6个百分点,比增速最高的安阳市(27.7%)低1.8个百分点,比增速最低的平顶山市(-25.7%)高51.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位次,房地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实现销售额68.33亿元,同比增长47.3%,比上月提高1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五)基础设施投资依然强劲。今年以来,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1-11月份,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17.57亿元,同比增长49.1%,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32.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8.3%,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1.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1个百分点。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占比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及邮政业投资分别完成投资135.13亿元、36.68亿元,同比增长53.1%、1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及水利管理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11月份,全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及水利管理业分别完成投资19.85亿元、25.11亿元,同比增长175.8%、38.2%。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仍呈下降态势。1-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24.42亿元,同比下降7.7%,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各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分别为29.8%、5.1%、0.2%、-3.3%、-10.5%、-14.3%、-12.9%,-11.7%、-11.7%、-7.7%,项目接续和投资后续支撑应继续予以高度重视。 

      (二)工业投资持续低速运行  。1-11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完成655.36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比全市投资增速低9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5.3%,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7.7%、18.5%、17.2%、12.8%、11.2%、9.5%、7.5%、6%、5%、8%,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

      (三)高技术产业、高耗能行业均呈下降态势。1-11月份,全市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1.26亿元,同比下降39.3%,较上月提高10.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投资增速56.3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仅为3.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总量偏小,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1-11月份,全市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157.78亿元,同比下降12.3%,低于全市投资增速29.3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4.1,较去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45.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1.4%。

      三、建议

      (一)加强项目推进力度。继续抓好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引领力度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推进,确保大项目和好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发挥好大项目好项目投资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努力增强投资增长的后劲。

      (二)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大技术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要素保障较好的有利条件,挖掘工业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新增长点,促进工业投资快速增长。

      (三)加强部门联动。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和对接,加大项目督导和帮扶力度,充分认识抓好项目投资对促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努力确保每一个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第一时间入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