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学”应作不严不实的典型来抓

01.07.2015  16:56

辽宁营口市委书记吴汉圣向记者讲述了前年他在沈阳市委组织部长任上的一件事: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在省委党校培训,其中竟有两名干部找人“顶包”替学,一个找司机顶,一个让县招商局长替,甚至还让招商局长代他当小组讨论的召集人。吴汉圣得知后大为惊讶:连组织培训都敢找人替,可见平日自由散漫到了什么程度?结果自然是严肃处理。(澎湃新闻 7月1日)

干部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为干部“充电”,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学习政党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是给干部“醒醒神”,回顾过去一些工作经验和方法,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然而,反观现实,一些地方的干部培训却不尽差强人意,某些干部的行为却严重违背了干部培训的“初衷”。前年3月,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便是剑指“替学”、“替考”等不良习气。随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其中的“严”与“实”,更是为我们领导干部学习风气敲响了警钟。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然而某些领导干部却顶风违纪,不学习、不规矩、不报告、不严格、不自觉、不自律、不遵纪、不守法,搞不清“为何学习、为谁学习”, 胡乱作为、敷衍学习,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这样的一类干部又以何修身、律己?

干部之所以出现“逃学”,无非有两大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有的干部领导干部还停留在过去旧思想里,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跟学习没有多大的厉害关系,不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这种思想不转变过来,最终害人害己。干部培训花费了大量财力、人力,到头来却因为逃学、不学等方式,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还浪费了国家的资源。二是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常会出现“以忙拒学”、“以干代学”、“以空待学”、“以聚代学”四种倾向,不仅破坏了规矩,还破坏了纪律。

不管是何理由,不论领导干部在学习上还是做人做事上,都应该时刻警醒自己,铭记戒律、握好戒尺、严于律己,把纪律的尺子挺在前面,切实增强规矩意识,以“严”和“实”为鉴,给自己的作风把把脉;要进一步绷紧敬畏之弦,把纪律的尺子挺在前面,切实增强规矩意识。以“实”来破题,用“严”来要求,防止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学习和工作的辩证关系。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干部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才能够真正有能力为民谋利益。当下,借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契机,我们希望干部培训真正回归学习的本位,使干部在培训期间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从根本上改进学风。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素养、当作一种责任、当作一种本领、当作一种习惯,争做好学、乐学、善学、勤学的表率,做一个有素养、有学问、有追求、精神富有的学习型干部。

干部培训,就是要让干部的精神思想受到洗涤,让干部的理论修养得到提升,让干部的处事能力得到加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更应该用好三严三实这根教育“指挥棒”, 充分发挥好其直接引导力,引导领导干部知学、善学、懂学。

》投稿须知 》申请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