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旱灾是局部的 秋粮丰收局面并未逆转
东北旱区集中 玉米受旱较重
进入7月以来,内蒙古、辽宁和吉林三省区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三至七成。特别是8月上旬,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辽宁、吉林大部累计降水量不足10毫米或无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以上,局部地区旱情较重。
潘文博当天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截至8月21日,三省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100多万亩,其中严重受旱2100多万亩。旱情主要集中在辽宁西部的阜新、锦州、朝阳和葫芦岛;内蒙古东南部的赤峰、通辽和中部的乌兰察布;吉林西部局部地区。
“这些区域都是传统的旱区,立地条件较差,丘陵和坡岗地保水能力较弱。”潘文博说,受旱灾影响的作物以玉米为主,其中辽宁受旱面积的86%是玉米,吉林受旱面积的90%是玉米,内蒙古受旱面积的50%是玉米。
目前,东北玉米正处于灌浆期,干旱将造成玉米功能叶片萎蔫,影响玉米结实率和灌浆速率。
秋粮丰收局面并未逆转
尽管东北局地旱情较重,但潘文博指出,目前的旱情仅“略重于常年同期”,明显轻于旱情较重的2009年同期。
根据农业部8月21日农情调度,当前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6500多万亩。而在去年的8月17日,长江流域10省区的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旱情较重的2009年8月18日,受旱面积则达1.48亿亩。
潘文博说,当前全国秋粮生产形势较好,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因素支撑:
一是今年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受国家政策和市场价格影响,今年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减。而秋粮种植面积预计将增加600多万亩,其中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增加900多万亩。
二是多数地区秋粮长势好于上年。今年春播期间气象条件较好,加之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大部秋粮主产区生育进程正常,长势普遍较好。
三是7月以来局部地区的旱情是区域性的,对重旱区秋粮生产有影响,但不会有全局性影响。
“目前受旱省份的未受旱区域温度高、光照足,玉米等秋粮作物长势较好,还能抵减部分受灾损失,秋粮丰收的局面未发生逆转。”潘文博说。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辽宁、吉林、河南等气象干旱区将迎来降水,对缓和目前的旱情较为有利。
粮食仓储建设提速
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今年6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以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000亿斤。
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司长翟江临介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将按1500亿斤总体建仓规模作前期准备,以确保全面完成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000亿斤的建设目标。在今明两年新建仓容中,计划安排600亿斤以保障产粮大省增产、增加地方储备规模和提高中央储备粮收储能力的需要,其余900亿斤主要依托市场机制,以收储政策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据了解,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粮食局已先期下达了投资计划,安排中央补助投资20亿元,重点在收储矛盾最为突出的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建设仓容130亿斤。目前,各地正加快推进建设工作,争取秋粮上市前完成建设任务。
除新建仓容外,中央财政还加大补助力度,推进粮食危仓老仓维修改造工作。2014年安排补助资金20亿元,支持地方维修改造仓容约100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