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精准脱贫

05.09.2016  18:33

本报讯(记者尹小剑通讯员曾庆学曾令菊李代龙)8月30日,记者走进商城县汤泉池管理处七里冲村,映入眼帘的是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民居,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造型别致、设计精巧的景观廊亭。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映衬下,如织的游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令人沉醉。

我们村现在渔家乐、农家乐、植物观赏园都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冒出来,村里家家户户都享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好处!”该村蓝莓生态园负责人沙德武说。

以前的七里冲村道路不便,贫穷闭塞,村民们纷纷选择外出打工。自从县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后,这个村成了省里的示范村。公路修到家门口,池塘水堰都重新翻修,村子越变越美。原来在郑州从事房地产的沙德武,看到村里的巨大变化后立即回来流转了200多亩土地从事蓝莓种植。

商城县委书记李高岭告诉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当前,我们将建设美丽乡村与精准脱贫对接融合,深入推进环境、产业、素质、管理“四大提升工程”,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让贫困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改善精神风貌,走上致富之路。

七里冲村的发展,只是商城县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立足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一个个原本贫困闭塞的小山村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现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注重对传统村落、历史遗迹的保护,着力打造乡情可依、乡愁可寄,既有现代文明、又有传统文化的美丽乡村。如今汤泉池管理处七里冲村、金刚台镇杜畈村等都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宝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观赏美景、品尝美食。当地一大批农家乐宾馆、饭店、生态园等应运而生,迅速帮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商城县县长周哲说,乡村美了,村民的钱袋子也要鼓起来,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培育富民产业,逐步实现村美民富的目标。

该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强化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富民,利用美丽乡村建设为精准脱贫提供坚强支撑。

一是实施“三五工程”。将粮油、茶叶、油茶三大产业科学规划,建设高产粮油、茶叶、油茶各50万亩,大力开发粮油加工、茶叶、油茶、中药材、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二是实施“黄金池观”四大景区续建提升工程,创响“如画商城、养生福地”品牌。三是实施休闲农业品牌带动工程。着力打造一批以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村,打造一批生态型、循环型、观光休闲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农家游、休闲游、民俗游、山水游,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短评

把美丽乡村打造成美丽产业

□省委政策研究室王民选

商城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脱贫对接,与整体脱贫融合,探索出一条村庄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发展、就地就业创业、多种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涵式发展、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之路。

硬投入必然换来长远效益。商城县的绿水青山已开始“流金淌银”。游人如织使七里冲村出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势头,农村在产业融合中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休闲农业产业链的建构,培育壮大着农业产业化集群,农民可在产业内部增收;“三五工程”着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业与调结构、提品质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同步,特色经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软建设自然增加硬收入。以美丽乡村理念推动体验经济布局,以颜值经济为导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以经济融合发展为引领提高农村管理发展水平,以产业升级带动城乡休闲消费……发展战略定位好,发展理念引导得好,软硬环境营造好,农民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好。

商城县注重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跃升,路子对头,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