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今日刊发报道:“三李”精神在濮阳

26.05.2014  11:18

  濮阳西水坡曾出土过6500年前的“中华第一龙”,神态奇妙,身形璀璨。龙的上半部弓立着,像人的脊梁,仿佛正在积聚所有的能量飞向太阳……

  如今,李文祥、李连成、李全芳,三个濮阳李姓响亮的名字,再次高高挺起龙乡的脊梁,他们在各自人生轨迹上抒写的精彩华章,成为带动一方的精神图腾。

  这种精神,足以跨越时空。

  曾经,饱尝黄河千百年来的肆虐,濮阳人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禀赋;曾经,砥砺革命老区血与火的洗礼,濮阳人孕育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血性。

  今天,坚守信念的“三李”精神,吃亏奉献的“三李”精神,爱岗敬业的“三李”精神,弥漫在龙乡人的气息中,勾画出龙乡人的模样来。

   他的坚守,让他们定位“信念”的坐标

  白衣阁,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地名。这里住着一位不老的英雄。

  4月春风中,记者前去探访他,90岁的老人早已坐在小院里等候了。暖阳洒在他的身上,也洒在身后那面“光荣之家”的屏风墙上。

  李文祥,在长达5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只是范县白衣阁北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纯属偶然,人们发现了那个装满军功章的小布包,他传奇的前半生才得以重现——

  23岁参军,6次大战役,数不清的大小战斗,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获得“战斗模范”、“特等人民功臣”称号……这哪里是一个农民的履历,简直是一个将军的传奇。

  1962年,国家号召下乡支农,已转业福建当干部的李文祥不会写字,就找人写好申请书,咬破自己的手指按下血手印,义无反顾地带着新婚妻子回乡务农,再苦再难,也没向国家张过嘴、伸过手。

  “民政部门对优抚对象组织过10多次普查,李文祥填报的表格都是空白,对所立战功和家庭困难只字不提。”范县民政干部说。

  现在境况好了,老人反而生出新的不安。我们一来,他就忙不迭地说:“麻烦大家了,过意不去!

  可“出名”后的生活,已由不得李文祥自己,小院儿的平静被喧嚣热闹所取代了。但他内心的平静没有被打破,对待每一位热情的仰慕者,他都是如故的淡然、从容。

  女儿金英却知道父亲的兴奋点:“前几天,从商丘来了一个老干部,比父亲的年龄还大,也是部队转业的,两人在一起就说当年打仗的事,说了一下午,可高兴了。

  听女儿这么一说,老人马上接了一句:“我还要回部队去。

  李文祥在战争年代的那支部队,现在驻防山西。上礼拜,部队打来电话,想接老人“回家”看看。李文祥激动地一夜没睡,整天都在念叨这个事。

  “你还能去啊?”老伴却不放行。李文祥前些年得过脑血栓,现在眼睛已看不见了,身体也远不如过去硬朗。

  然而,老人的心又怎么“”得住呢?前年过88岁生日时,部队送来生日礼物,大大的镜框里,是一个镶满了各式各样毛主席像章的党徽,上面写着“毛主席的好战士”。

  李文祥一见满眼是泪。

  在他的心里,深埋着一个永久的遗憾:“有一次部队嘉奖立功的人,要接受毛主席接见,名单上有我,当时我正好生了重病,连床都下不了,没去成。

  毕竟年龄太大了,李文祥说话已经不太清晰,但言语间那种朴素的情感,那种执着的信念,所有人都听得分明。

  记者问他:“人们说您是不老的英雄,您觉得是吗?

  老人摇摇头,却又竖起大拇指:“焦裕禄,县委书记!

  最近正在播电视剧《焦裕禄》,晚上吃完饭,李文祥总是第一个坐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地“”完。他一边听,还不住地对老伴说:“当一名共产党员,说容易也容易,党叫干啥就干啥呗;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啥事都要给群众带头,吃苦在前,享福在后。

  战士李文祥,农民李文祥,党员李文祥,穿过岁月的烽烟向我们走来。在濮阳大地,每当面对人生信念的拷问,好多人都会这样回答:“咱们比一比李文祥!

  怎么比?“把汗水洒在试验田里!”这是濮阳市农科所花生研究室主任荆建国的坚守。

  记者在一个周末找到荆建国。这个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航天育种等诸多尖端项目的专家,正匍匐在试验田里查看株情。“花生是地下结果作物,育种程序复杂,工作量很大。”荆建国告诉记者,他每年都要在几万个单株中,一株一株地观察、一棵一棵地选择、一粒一粒地比对,最后筛选出上千份杂交后代材料。就这样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荆建国干了28年。

  怎么比?“把梦想和希望带给孩子们!”这是濮阳县徐镇前范寨小学校长杨承的坚守。

  27岁的杨承笑起来像个孩子。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在省会工作的机会,成为我省第一批“农村特岗教师”。在前范寨小学这个黄河滩区的偏远学校,杨承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我靠着4个土豆和两根葱度过了一周。”杨承一“”就是5年,前范寨小学的学生由起初的91人发展到300多人,他也和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雨天,杨承外出开会回来,孩子们撑着花花绿绿的伞,在黄河滩上迎接他……

  怎么比?“把好事做一辈子!”这是范县张庄乡党委书记沙海光的坚守。

  2012年6月,濮阳市委组织部组织青年干部集中学习。沙海光非说有急事,要请假。想不到带班领导很较真,坚持要沙海光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沙海光说,乡里有两个学生马上要参加高考,但考前情绪不太稳定,自己得回去安抚他们。两个考生的情绪需要乡党委书记亲自安抚?带班领导觉得里面有蹊跷,索性来个刨根问底。见实在无法隐瞒,沙海光只好说出真相。原来,这两个学生都是沙海光资助的贫困生。

  担任乡干部12年,沙海光始终“隐身”学雷锋,为帮助孤儿、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花去了十几万元。

  “你的被‘发现’和李文祥老人很像啊,都是一个偶然。”记者对沙海光说。

  “人家李文祥默默坚守50多年,我还差得远呢!”沙海光朴实地笑了。

   他的“吃亏”,让他们丰满“奉献”的内涵

  4月16日,李连成被授予“河南最美村官”的第二天。

  凌晨4点半,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南一户人家便亮了灯,李连成随即走出家门,一天的忙碌就此“启幕”。

  自1991年被群众推选为村支书以来,他的“生物钟”从未改变。

  这天,李连成径直来到村里的民生医院门前,蹲在地上比划着道路该如何拓宽。随后,他把村委会一干人叫到会议室,商量招商引资的事。早上6点多,回家喝了碗稀饭的李连成又出现在企业服务中心工地上,跑前跑后指挥推土机平整土地,直到下午4点记者出现在他的面前。

  “看你这灰头土脸的,还‘最美’村官呢!”记者和他打趣。

  李连成戴一顶翘了边的鸭舌帽,外套皱皱巴巴的,脚上的黑皮鞋磨出了白,两只袜子颜色有深有浅。他却满不在乎,还亮出“招牌式”的笑容:“我这个‘美’可不是人美,是在村里干的事美。

  村支书一干23年,李连成干成了太多“美事”:他带领西辛庄群众鼓起了腰包、住上了别墅、拥有了“免费教育”、享受着“优质医疗”……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

  但他一直揣着那个“法宝”:吃亏!前些天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李连成捧起“河南最美村官”的奖杯时,激动地发了个言:“兰考是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在这儿领奖,是鼓励更是压力。咋办?还是要带头吃亏,带头吃苦,带头干事!

  此前一个月,还是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李连成给来自全省各地的干部学员们上了一堂课,主题仍是“吃亏”。

  那天,李连成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习总书记一握住他的手,李连成就由衷地说:“总书记,走群众路线,我的理解就是:群众反对啥,我就不做啥;群众拥护啥,我就去干啥!

  “总书记听完后,夸我说得‘真经典’。”李连成美滋滋地回忆道。

  每次从兰考回到西辛庄,李连成浑身就像充满了电。他觉得,和“焦裕禄”亲近一次,自己为群众干事的力气就增添几分:“焦裕禄怎么学?真心实意为群众干事就行了,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问心无愧。

  西辛庄村委会办公楼前立着一块石碑,刻着李连成手书的“语录”——“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如今,李连成不但自己吃亏,更带着全村人一起吃亏,西辛庄正在打造“吃亏升级版”。

  他带记者参观西辛庄教育园区,在绿树和鲜花的环抱中,两座簇新的红色教学楼溢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可有一点令人不解,园区里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可以容纳3000多名孩子,西辛庄的适龄学生却只有六七十个。

  他带记者走进西辛庄民生医院,这里引进了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救护车能直接开进大楼里。可有一点令人困惑,医院设有500多张病床,西辛庄却只是一个700多口人的小村。

  记者找到的答案是:附近乡镇的很多孩子都在西辛庄上学,周围群众生了病也首选民生医院,如果掏不起钱,西辛庄就把钱垫出来。

  “西辛庄建学校、建医院,就是要带动一方,共创和谐。”李连成嘿嘿一笑,说,“这个亏,我们愿意吃!

  有一首《吃亏歌》是专为李连成写的,他走到哪儿就唱到哪儿:“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常吃亏才可能有所作为……”这歌,刘庆言爱听,齐留增爱听,李五辈爱听……这些濮阳的村干部们越听越入迷,他们听到心坎里,他们也唱起了《吃亏歌》。

  “李连成能吃亏,你能不能?”5年前,刘庆言当选濮阳县户部寨镇许窑村党支部书记时,这话问到了他脸上。

  刘庆言回答:“李连成把西辛庄建设得那么好,不吃亏是干不成的;想不吃亏把事干成,那是白日做梦!

  刘庆言是中校军官转业,当时正在市里做生意。他不顾爱人的坚决反对,把生意一撂当起了村官。

  新官上任,村里没有一分钱,刘庆言自掏腰包2万元,为全村安装了66盏路灯。街道和胡同全都亮堂了,群众的心里也亮堂了。

  低保户指标分配一直是村里矛盾的焦点。刘庆言的二哥和村民刘新勇都是中年去世,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刘庆言却把当年的低保户指标分给刘新勇家。嫂子抱怨刘庆言,他只能低着头宽慰嫂子说:“明年一定分给你。

  刘庆言用“吃亏”换回人心,他捐资、筹资建学校、修道路,让村子旧貌换新颜;他带领大伙儿打井、挖河、架设电缆,使村里的“望天收”变为丰产田……许窑村这个当地有名的“四无村”实现了由乱到治。

  “吃亏是福”、“一枝一叶总关情”,200多年前,在濮阳为官的郑板桥写下千古名句。

  或许正是从那时起,“吃亏”作为一种基因的传承,融入一代又一代龙乡人的血脉中。

   他的敬业,让他们铭记“岗位”的神圣

  李全芳退休已经7年。7年来,他的习惯始终未变,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公园里,碰上熟人他就会问人家:“最近打‘老李热线’了吗?”“‘老李热线’几分钟上门维修的啊?”

  老伴劝他:“少操点心,歇歇吧!”他眼睛一瞪:“我人退休了,党员可没退休,‘老李热线’更不能褪色。

  李全芳也知道,自己动过大手术,老伴是心疼他。可对“老李热线”这份情,又怎么割舍得下呢?

  16年前的春天,濮阳市公用事业局创办了水、气、暖24小时免费维修的“老李服务热线”。这个“老李”,就是有管网“活地图”之称的李全芳。

  “家有难题,请找老李。”当年,李全芳带领28人的团队,喊出了沉甸甸的承诺。

  16年来,支撑这句承诺的,是35万多个群众求助电话,是22万多次义务上门维修,是12万多次满意咨询,是100%的处置及时率,是超过98%的用户满意率。

  16年来,支撑这句承诺的,是群众一次次发自内心的“谢谢”和一句句响当当的评语。

  “现在我们讲‘走群众路线’,当年却只想着要对得起党员的称号。”李全芳说。

  记得在“老李热线”开通不久,一位老太太打来电话说,家里卫生间水箱坏了,快来修一下。老太太心急火燎地只报了小区名,却没说具体的楼号。李全芳把电话打回去问,不料却被误会了:“你们不想来就算了。”老太太不容分说,“”的一声挂了电话。

  没办法,李全芳只能挨家挨户去找,直到敲开第14户人家的房门。他一把水一把汗干了半个多小时,水箱修好了,老太太也被深深打动了。在维修回执单上,老太太这样写道:“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李全芳有3个工具包:一个在抢修车上,一个在办公室,一个在家里。有人算过,李全芳驱车维修的行程达到十几万公里,能绕地球好几圈。于是,在濮阳市的大街小巷,这个一米八的大个子,是几乎所有人都熟悉的身影。

  然而,长年的超负荷工作,李全芳患上了多种疾病。在病床上,他还不安心:“躺了这么多天,短着市民的情、欠着用户的‘债’啊!

  李全芳病得最重的时候,肚子里有腹水,去医院一次抽了800毫升,倒了大半痰盂。肚子胀得睡不成觉,他就靠在沙发上坐了一夜,天一亮又到办公室上班。同事们要把他架回家,他却满不在乎:“我是活着就干,死了就算,活一天干一天。

  李全芳心中装着所有用户,唯独没有他自己。

  可他终究不是铁人。2007年底,做了换肝手术的李全芳要退休了,“老李热线”怎么办?

  一人垂范,带出先进成行。

  42岁的史明云擎起“老李热线”的队旗,他说:“这面大旗,包含了一份责任,一份期待,一份传承。

  2009年春节前夕,史明云的哥哥来电话说,身患重病的母亲非常想念他。史明云脱不开工作,只能在电话这头听母亲一声声喊他的小名,热泪长流。大年初二,办完母亲的丧事,史明云立即赶回单位,他把结婚时母亲送的一条土布床单铺在值班床上,休息时,会觉得母亲正在抚摸他的脸。

  冬天供暖的月份,史明云总是忙得顾不上正经吃饭,每天都是方便面里泡两个包子,由此被人称为“包子主任”。

  可“”来“”去,身体却“”出了问题。2012年初,心脏病、高血压“逼迫”史明云告别了“老李热线”,由转业军人杨少民接班。

  “我当过兵,身体没问题!”接受任命时,杨少民向领导拍起胸脯。

  从此,杨少民的日历没有了星期天,没有了节假日,也像他的两位前任一样,每个除夕夜都坚守在“老李热线”,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岗位。

  去年除夕夜,昆吾小区一户人家厨房冒水,杨少民接到电话10分钟就赶了过去,又10分钟手到病除。男主人高兴坏了,端着刚出锅的饺子非让他尝尝,还要一起喝两杯。“可真香啊!”杨少民好不容易抵住诱惑,下得楼来,眼睛却在不觉中潮湿了:“我的年夜饭又在哪儿呢?

  随着一大批80后新鲜血液的注入,如今的“老李热线”,已是“小李”当家。李全芳每次回到热线,总能听到许多让他欣慰的故事——“小李”为搭救落入机井的儿童,连续5小时冒雨在泥泞中切割管线;“小李”冲进火海,抱出液化气罐,避免了一场即将发生的灾难;“小李”与空巢老人结下“一对一”帮扶对子,每人每年志愿服务时间超过80小时……

  李全芳也给“小李”们讲故事,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每次他都总结说:“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命都不要了,今天我们服务群众,辛苦点算啥!

  话务班长张晓平的坐席正对着“老李热线”的荣誉墙,墙上挂着“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等20多张奖状。一看见这些奖状,张晓平就会由衷地微笑,电话那端的用户就会听到“微笑的声音”。

  “这里都成教育基地了。”张晓平告诉记者,濮阳市许多“窗口”单位派人来“老李热线”学习,锃亮的奖状便照进了“窗口”里。有一次,她听见“蓝焰天然气服务队”的小伙子们在互相鼓励:“只要群众需要,我们都是‘老李’!

  濮阳市有一座“三李”先进事迹展览馆,每天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近年来,濮阳持续开展的‘一创双优’活动,把‘三李’精神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明镜和标尺。”濮阳市委书记段喜中告诉记者:“‘三李’精神已经在濮阳开花结果,成为濮阳的一个品牌,一种动力,更是宝贵的财富。”

  所以,许多人来到“三李”先进事迹展览馆,近距离感知‘三李’精神,学习‘三李’精神。

  我们也更加欣喜地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英雄惜英雄,偶像敬偶像。

  4月23日下午,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的那个小院里槐花飘香,李文祥、李连成、李全芳——三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不愿分开。

  “这次来,一是看望老大哥,二是来交流走群众路线啥感受。”李连成开门见山:“全市都在学咱们,咱们也得互相学,才能进步提高啊!

  “老大哥和连成都是我的偶像,一个在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一个在西辛庄埋头苦干、吃亏奉献,说白了不都是为了群众吗?你们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李全芳激动地说。

  “活到老,学到老,共产党员都得这样。”李文祥没忘和两个“年轻人”开玩笑:“如果减去十岁,我还要跟你们比一比哩,看谁为群众干得好!

  “三李”你一言我一语,心里装的都是群众,越聊越投机。

  这时,李连成取下身上佩戴的“为人民服务”徽章,为李文祥别在胸前,李全芳在一旁直夸:“真漂亮!”三人一起哈哈笑起来。

  “咔嚓”一声,摄影记者将这一刻定格,还印上了第二天的报纸——

  “三李”的名字,将被越来越多的人铭记;“三李”的精神,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传扬!(记者 王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