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洼脱贫之方——从一个小山村的变迁看中央扶贫方略的效应
方洼是光山县文殊乡的一个小山村。
一年前,这里因贫困而闻名远近;一年后的今天,这里因脱贫攻坚的显著变化而远近闻名。
一年多来,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方洼村紧紧抓住中央办公厅结对帮扶的机遇,齐心协力脱贫攻坚,让外界刮目相看:全村硬化村组道路15.5公里,投资100多万元整修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全村每个村民组都配有保洁员和垃圾清运车,文化宣传墙达125块……这是看得见的物质变化。
让方洼村党支部书记李信远更自信的是精神上的变化:过去村民有“猫冬”的旧习,现在争相忙碌着“房前屋后一亩茶”;过去村民遇见村干部绕道而行不愿照面,现在村民经常主动找村干部谈心交流话致富门道;过去村小学在校生不到30人,现在增加到60多人;过去发展党员难找培养对象,如今每年都吸收两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
从方洼这个小山村的变迁,折射出中央扶贫方略的效应。难怪外界称赞:方洼脱贫有方。对此,李信远总结为“三力”,即聚力、借力、发力。
聚 力
方洼村属浅山丘陵区,总面积15300亩,其中耕地面积2082亩,山地面积6300亩。全村共有436户,1746人,截至2015年年底仍有贫困户149户,贫困人口507人。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方洼村“两委”班子建设是关键。在中办及乡村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村不断完善阵地建设,配齐选优了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村“两委”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李信远,致力于当好领头雁,带领村两委班子,摸清底子,找准症结,汇聚力量,精准施策。
在县、乡的指导下,方洼村“两委”首先做好精准识别这篇大文章,通过明晰识别责任、公开识别标准、严格识别程序、从严识别督查、健全识别档案,澄清贫困底子,规范了“一户九表”,建立了精准脱贫台账。为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各级帮扶干部通过深入走访,结对帮扶,亲近群众,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他们大到解决这家的生活门路,小到解决那家的电灯电话,老百姓对此交口称赞。
省市县领导多次到方洼村指导脱贫工作,召开现场会,及时解决问题。中办帮扶干部党孝民、郭伟立吃住在村,走村访户,为方洼村的脱贫出点子、谋思路、求支援。驻村第一书记徐开春以村为家,全天候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第一线,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正是这些基层党员干部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在工作中用实干和真情打动群众,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得到了百姓的信赖和支持,形成了强大的聚合力,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在困难重重中顺利进行。近年来,方洼村“两委”坚持“四议两公开”,在贫困户认定、易地搬迁、改善办学条件、种植养殖规划等多方面的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取得成效。2016年,该村贫困户减少了120户409人。
借 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中办等各级帮扶干部和方洼村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因地制宜,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出路,才能让贫困群众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
种植茶叶在方洼村有厚实的基础,该村利用各部门的扶贫资金,实施“房前屋后一亩茶”脱贫计划。村集体免费为贫困户整理好房前屋后的小块土地,栽植茶苗后交给贫困户管理,收益归贫困户。目前,全村已有6个村民组,累计200余亩土地完成开挖种植。三年后,全村贫困农户将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方洼村“两委”还收回整合了3个村集体林场,经开挖、整理,发展无性系茶园650亩。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方”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57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入股,合作社产生收益后为贫困户分红,保障了贫困户的持续稳定增收。
此外,方洼村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一池肥鱼一群鸭”脱贫计划。鼓励农户在自家门口水塘养鱼养鸭,全村养殖麻鸭贫困户已达17户,养殖数量达万余只。合作社与有养殖条件的农户签订了养殖协议,无偿给农户提供鸭苗和技术,由农户散养,年终以市场价格统一收购。按当前价格计算,如果一户养50只鸭子,每年可收入7000元,其中,蛋鸭收入6000元,肉鸭收入1000元。
依托蓝天集团发展油茶生产,方洼村通过流转山地5000亩,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收入,还可以到公司务工,获得报酬。公司拿出500亩油茶园给村集体托管一年,安排贫困户120人从事除草、培土、施肥等管理,每亩给管理费500元。通过让利于贫困户,每个贫困人口仅此一项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农民学习掌握了油茶生产管理技术,纷纷在自家房前屋后利用空闲地栽种油茶,油茶籽采摘给蓝天油茶加工厂,形成长期稳定的收入链。
可喜的是,经多方支持帮助,方洼农村淘宝服务站开业了。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也在方洼设立服务网点,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文殊乡支行合作代缴业务费,再结合特色“淮南农品”淘宝店,方洼服务站实现了一站式便捷服务。
发 力
方洼村地处浅山丘陵区,全村有22个自然村,人员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有些贫困户长年住在危房里。为加快脱贫进度,村“两委”把易地搬迁作为一项扶贫硬措施。经“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科学选址、整体规划,新建“方洼五湖新村”。新村占地143亩,计划易地搬迁17户、54人,规划同步搬迁63户、249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 2000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文体广场、文化活动室、文化大舞台、文化宣传长廊等功能设施。方洼新村建成后,这里已成为全村文化活动的中心。
与此同时,方洼村还实施了以“五化”“五改”为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对7个村民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逐步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建设相结合,不仅让搬迁户有个好的居住环境,还有一条致富路子,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
发力增实力。方洼村至乡政府的公路扩宽到9米、新修7公里,硬化了15.5公里村组道路,彻底解决了困难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完成村庄绿化、道路绿化6.6公里,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5000多株,绿化油茶园路林3.5公里,实现了生态增绿、群众增收。对3座小二类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整修大塘16口,新修万方大塘10口,修建盛洼、林岗、王冲山坝3座;整修渠道2.6公里,通过兴修水利,新增旱涝保收田1800亩。全村用电设施得到全面改造提升,架设电力线路500米。加快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学校高标准建设,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新建一幢综合办公楼,改造了老教学楼,修建了高标准的水冲式厕所;配备了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增配了6台电脑和2000多册图书,更换了学生课桌椅和教师办公桌椅,硬化了学校门前道路,彩绘粉刷了学校围墙,绿化了校园,增加了师生的自豪感。
如今,方洼村不仅“有诗”还有“远方”。正如党孝民帮扶挂职期满离开这片土地时即兴赋诗中所言:有一种幸福叫收获,几分辛苦汗,几多不眠夜,但见乡亲笑,无悔青春行……这种收获,何尝不是方洼村民脱贫攻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