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在“两会”召开前夕,广东就出台全国首份省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同时配发“三去一降一补”等五份行动计划,共5万余字。这套供给侧方案明确了广东结构“闯关”2016~2018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18年底,广东将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底下降约5%-8%。
本报记者 戴春晨 实习记者 郭嘉颖 北京、广州报道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广东以敢为人先、敢于攻坚克难的“闯关”精神著称。现在,广东又将开始新一轮“闯关”。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将时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作结构“闯关”,并强调广东要拿出改革开放初期价格“闯关”的勇气。他说,这一关闯过去了,转型升级才会有希望、有前途;闯不过去,就会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增加失足的危险。
结构“闯关”的说法背后,是广东对“结构性改革”这一经济新赛道的看重。早在“两会”召开前夕,广东就出台全国首份省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同时配发“三去一降一补”等五份行动计划,共5万余字。这套供给侧方案明确了广东结构“闯关”2016~2018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多处提及量化指标和具体的时间节点。
值得注意的重要量化指标是,到2018年底,广东将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底下降约5%-8%。
在结构性改革的新赛道竞跑,“改革排头兵”广东将如何表现?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率先进入新常态的广东,经济运行的结构性问题暴露得比较早,因而早在2008年就开始采取“双转移”等举措“调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新经济新业态培育已有成效。这使得广东的“去、降、补”压力相对较轻,有别于某些要“伤筋动骨”的钢铁、能源省份。
不过,汪一洋认为,广东要完成增长原动力的切换,不仅需要出清“僵尸企业”等存量,还需要通过降费减负、鼓励技术研发等方式使企业成为创新驱动的主体。
清理“僵尸企业”,广东不会伤筋动骨“去产能”是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首要任务,而“僵尸企业”的出清又是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可谓是结构“闯关”的重中之重。
在国内许多省份尤其是煤炭、钢铁产能过剩的地区,“僵尸企业”牵动着地方经济和党政部门敏感的神经。“僵尸企业”之所以敏感,是因为不及时处置、出清,这些企业将继续吸社会资源的“血”,迟滞经济调整的步伐。
面对前述问题,对“僵尸企业”的资产,广东的逻辑是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明确界定了“僵尸企业”的内涵,并将建立全省跨经信、国资、统计、税务等部门的“僵尸企业”数据库,重点推进国有“僵尸企业”的处置。
对此,汪一洋表示,僵尸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不愿意关闭,政府不愿意整顿,而银行考虑到企业申请破产而收不回贷款,一直借钱给僵尸企业维持日常运营。因而,有了明确的界定后,“僵尸企业”识别起来并不难,难的是整顿。
“对僵尸企业进行整顿,重点就是需要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去对其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梳理和整顿,从而使浪费在僵尸企业里的社会资源得以重新利用。”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整顿”这一问题上,国家“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路在广东得到了具体化。广东提出精准施策,分类处理的方法。具体目标是,到2016年底,国有“僵尸企业”中,2333户关停企业全部出清。1052户特困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盘活一批、资本运营做实一批、创新发展提升一批、关闭破产退出一批,用2年时间基本实现脱困目标。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而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非国有企业,要坚决“拔管子”、不再输血。
与此同时,广东还提出两大产业转移策略:对内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对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广东就开始着手珠三角地区的“腾笼换鸟”,推动产业、劳动力向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双转移”。
广东早在2008年就开始进行结构调整,全国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在2014年才开始,比全国早了6年。因而,广东去产能的压力比其它省份轻。2008年的4万亿计划后,广东并未盲目保护落后民营企业,而是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调结构”的五六年间,广东有7万多家企业倒闭,或者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重新运营,并未造成社会动荡。相比往年数据,此次国有关停企业出清2300多家和兼并重组企业1000多家的数据并不重。
汪一洋说,北方的一些省份,煤炭、钢铁要占据当地经济总量的一成甚至二三成,“去产能”对经济的影响可谓是“伤筋动骨”,但在广东,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的比重不足1%,因而动起来并无大碍。
分流职工“转型升级”,补劳动力缺口
在“僵尸企业”资产的处置之外,因企业调整关停而面临分流、下岗的职工如何安置,同样是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重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广东并不满足于分流人员社会保障和再就业,还强调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自身的“转型升级”。在5万余字的“1+5”系列方案中,有两处专门的章节强调分流人员的技能培训问题。与此同时,分流人员和更广泛的职工的职业培训问题被纳入“构建新型人才供给体系”的内容中。
在“去产能”行动计划中,广东提出要优先将“僵尸企业”下岗职工纳入就业创业扶持范围,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项目咨询和跟踪服务。
在“补短板”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开展去产能淘汰企业转岗职工的免费职业培训行动;同时完善补贴政策,逐步扩大职业培训补贴工种的范围,使培训补贴政策覆盖所有去产能淘汰企业职工。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改善实训设施,针对去产能淘汰企业所涉职工的转岗技能要求,采取“送教进厂”、定向培训等方式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
汪一洋认为,对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来说,去产能淘汰企业转岗、分流职工不但不是全社会的“累赘”,而且极有可能是企业主争抢的“香饽饽”。在过去,新企业对于旧企业失业员工的承接能力比较差,但在劳动力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旧企业的失业员工在进行培训后,可以在新的企业进行同等级工作难度的职位转岗。
“珠三角的劳动力缺失状况十分严重,这几年来劳动力就净减少了1400多万人,这个巨大的缺口还是能够弥补失业人员的需求。”汪一洋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社科院产业所所长向晓梅指出,随着东南亚低成本用工地区的崛起,广东等沿海地区“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退,急需要构建新的优势。而原来总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经过技术培训,在技能上将超越东南亚工人,在用工成本上又相对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而能够构筑起新的“人口红利”优势。
“经过职业培训后的人口结构,对当前的结构性改革和下一轮产业转型升级,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向晓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企业“降成本”,今年减负4000亿元
相较于需要输血而生的“僵尸企业”,经济下行压力下一般企业活得也并不轻松。
对广东的广大企业主来说,最令人激动的问题莫过于“降成本”。从广东省“两会”到全国“两会”,都不乏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关于“降成本”的呼喊。在这之中,前有广东政协特聘委员、东莞台商叶春荣“抢麦”呼吁“降社保”,后有全国人大代表、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建议降税率。
作为制造业企业的代表,李东生尤其看重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构成。他表示,在增值税之外,制造业企业还承担着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多种附加税。数据统计,在全球经济放缓、市场增长不足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不足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制造业附加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接近0.5%,约占到平均利润的1/4。
“国家可通过降低税率方式为制造业企业降低负担,留给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李东生建议。
面对企业界的声音,广东此次政策措施中回馈的“大红包”诚意十足。除了税负成本,明确“降”的还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社会保险费成本、财务成本、电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具体目标是,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较2014年下降5%~8%;到2018年,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在“减税”方面,2012年推进营改增试点以来,广东已累计为企业减税687亿元,减负面达到98%。在改革红利下,广东营改增企业迎来快速发展期,试点纳税人数量从2012年的10余万户发展到2015年底的45万余户。
汪一洋指出,由于税率涉及到国家宏观赋税判断问题,决定权并不在广东省政府手中。相对于“减税”,“降费”即广东自身能决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介收费,可能更容易、更早取得成效。
“从2013年开始,广东就在探索打造一个无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省份,只收国家应收的费用,对于留给广东省的费用可以减免不收。”他特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提到。
据此前媒体报道,2013年10月1日起,广东取消、免征、降低13项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堤围防护费征收标准。初步统计,以上措施每年可减负22亿多元。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在最新的“降成本”行动计划中,广东明确年内将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从4月1日起分两批免征省定的1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