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新融合

23.04.2015  12:44

      最美人间四月天。22日在台北召开的第五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是大陆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探讨三地经济融合发展的一次盛会。

      新架构、新模式、新机遇,是蕴含在新融合理念中的热词;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已经成为新融合发展的共同追求。

      新融合描绘出两岸及香港互利互惠发展的愿景。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亚太地区承载着未来发展的更多希望,共促区域繁荣成为一致的共识与期盼。“内地银行规模这么大,来台湾后会不会挤压同业的生存空间?3年来,我们努力把市场做大、把平台做大、把蛋糕做大,实现了两岸金融往来的‘截弯取直’,让台湾同业和民众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银行的实践是对多赢的贴切诠释。

      新融合来自对“一带一路”的发展构想和亚投行的超预期认同。“一带一路”涉及的产业规划和布局,为交通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亚投行的设立不仅针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需求,也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投融资需求的载体和补充。特别是福建对接台湾,广东联通港澳,将使这些地区直接受益于海陆通道出发点的先发优势。台湾、香港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制造业基础、日渐完善的资金融通市场,给经贸交流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新融合体现在对资本市场超越体制机制走向更加开放的期盼。“沪港通”的顺利实施,内地股市大涨,带动香港股市创出7年新高,成交额超过万亿元,“深港通”的开通正在成为可能。“沪台通”虽然面临诸多门槛尚待破解,但受益于制度规则的不断突破,台资金融机构将以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方式投资内地资本市场,台资证券公司申请QFII资格会有更多便利,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在内地设立合资公司并提高持股比例将被允许,这些进展都是对“沪台通”早日到来的促进。

      新融合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增强推动力。人民币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金融货币,在22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跨境收付,台湾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市场。做强做大人民币离岸市场,港台地区既是竞争关系,也是竞合关系,三地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加强在人民币业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人民币的使用,降低经贸成本,丰富投融资选择,满足企业、个人以及同业需求,还要一致努力,共同享受人民币国际化的红利。

      新融合,预示着合作,预示着跨界,也预示着发展,更是三地人民的期冀。(经济日报记者 吴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