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乡村游盘活绿水青山

11.05.2017  13:40

      由“打工仔”到“带头人”

      “五一”小长假后,位于新县吴陈河镇的茅屋冲家庭农场仍吸引不少游客来住宿、采摘。

      “这里种的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吃得放心。这里房间面朝青山、背靠鱼塘,住得舒心。”农场“老板”岑新顺介绍起农场的优势一脸自豪。

      岑新顺开办农场,源于家乡情结,也源于对农业的认识。从小在阳土墩村长大的他,干过水电安装、办过武馆、开过饭店。多年外出闯荡,岑新顺有了一定资金积累,作为老区人,他心里始终想着要为老家做点什么。新县县委、县政府号召返乡创业,岑新顺在朋友建议下创办了茅屋冲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000亩,涉及3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

      返乡创业就要惠及村民。“农场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不仅能帮助贫困户脱贫,还能让大家记得住乡愁。”岑新顺说。农场吸纳贫困户入股,安排55名贫困农民就业,土地产生收益与农户五五分成。

      “县里鼓励返乡人员利用积累的资金、人脉优势,用足用活创业就业各项政策,让贫困群众成为乡村游的参与者、受益者。”新县县长夏明夫介绍,全县已建成绿康园、茅屋冲、奇龙岭等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园区10余个,开发特色旅游商品100多种,旅游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占30%。

      由“雁南飞”到“凤还巢”

      在田铺乡田铺大湾,琴声悠悠,河水潺潺,品茶下棋,悠哉乐哉。

      “把老房子翻建成民宿,许多游客到这儿都流连忘返,‘五一’三天假期收入2000多元。”说起回乡创业感受,46岁的韩光莹一脸满足。

      2012年,韩光莹在韩国一家造船厂打工,身在异乡的他非常关注家乡的发展。随着家乡环境逐步改善,2016年,韩光莹决定回家重建家园,投入10多万元,再加上政府补贴,把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修建一新,取名“老家寒舍”。

      今年“五一”期间民居才开业,没想到客房全部满员,这让韩光莹对返乡创业充满了信心。“旅游是个朝阳产业,以后考虑利用邻近闲置房屋,改造翻新发展民宿旅游,游客多了才能带动村里贫困户参与进来。”见过世面的韩光莹说。

      在田铺大湾,不仅有豫南风格的民宿,还有20多家具有传统气息的古韵茶舍、主题餐厅。“依托绿水青山,立足创客小镇,发展乡村旅游,未来可带动2000多人就业。”田铺乡乡长陈小锋说。

      作为革命老区,新县将劳务输出作为解决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8.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如今,新县平均每年返乡创业人数1000人以上,并呈逐年增长趋势。昔日“雁南飞”,如今“凤还巢”。

      由“家乡穷”到“家乡美”

      袅袅炊烟,落落古树,青砖黛瓦,依山傍水,这就是现在的周河乡西河湾。而在4年前,这里还到处是牛棚、猪圈,房屋破败,残墙林立,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老家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以后需要雇人来帮忙了。”5月5日,谈起“五一”期间不错的营业情况,西河湾农家饭庄老板张洋琢磨如何满足更多游客需求。

      而在几年之前,张洋说什么也不会回来操持这个农家饭庄。2014年,张洋在韩国从事汽车配件工作,一年收入近20万元。现在老家变美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父亲开的这家饭庄生意越来越红火。2016年,这个年轻人也回到老家,和父亲一起经营起农家饭庄。

      美丽乡村也能转化为“美丽”经济。新县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在资金、税收、土地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每年设立财政奖补资金,推进百村扶贫开发,全力打造西河湾、田铺大湾、千斤杨高山、八里畈丁李湾、郭家河湾店等一批特色景观村落。

      乡村旅游盘活绿水青山。2016年,新县游客接待量达28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占了近五成。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农户创业就业,全县农家餐馆增至4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人,年人均增收近5000元,15个贫困村、4026名贫困群众通过旅游业实现稳定脱贫。

      “旅游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新县县委书记吕旅表示,新县将全面吹响旅游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扎实推进旅游扶贫,为实现“2017年整体脱贫、2018年建成全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示范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狠下“绣花”功夫,撸起袖子加油干。


      专家点评:多模式相得益彰扶贫作用凸显
 
      河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 张道明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如何将红色圣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革命老区新县再一次打响了旅游脱贫攻坚战役。

      新县脱贫攻坚可谓亮点多多,精彩纷呈。以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为引领,通过农户有形资产、专家技术、企业资金参股等形式,修缮古老民居,挖掘独特文化符号,打造原生态旅游扶贫;结合村落自然景观和楚韵建筑风格,融合自然与人文、古朴与现代元素,打造创客小镇旅游扶贫;利用生态资源禀赋,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健身休闲、运动体验、赛事观赏、民俗体育于一体的“旅游+体育”扶贫。三种模式相得益彰,扶贫作用凸显。

      新县脱贫攻坚是规划引领先行,把旅游产业布局与脱贫攻坚规划相结合,把旅游公共项目向有条件的贫困村倾斜,使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得益于财政资金扶持,将农业观光园、农家乐、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每年设立财政奖补资金,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有力支撑;得益于完善的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文化旅游综合发展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旅游扶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