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的“抹香香”警示我们啥?
01.03.2016 16:43
本文来源: 河南频道新闻
2月23日,一篇电视报道,《26年后才知被“辞退”谁造就了“黑户”教师?》,68岁的丁老师进入公众视野,他质疑“辞退”无缘无故,让他丢失教师身份。在新闻中,被剪辑进去的河南鲁山县委群工部部长汤钦意外走红。镜头里,他正在脸上抹几把护肤膏,同时回答问题:“我是当领导的,不可能每件事都知道具体”……
教师蒙冤、官员麻木,舆论追打,但调查后的事实却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人民网 3月1日)
完整视频被剪辑、仅听丁老师的一面之词,断章取义的文章经媒体报道,树立了汤钦为官不为的形象,坐实了胡超“顶替”的罪名,让丁老师的弱势形象深入人心。然而,丁老师因超生被辞退,因“缺人也惜才”留下继续任教;汤钦通过慰问金、修补房顶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救助,这就是“抹香香”事件的真相。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与事实真相南辕北辙,这不禁让我们反思,断章取义的“抹香香”究竟警示了我们啥?
首先,警示了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离开真实性,舆论引导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水之鱼、无本之末。因此,事实就是新闻报道的本源。以事实为依据的报道,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更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在“抹香香”事件中,由于对视频选择性播放,没有继续探本究源,就是对事实的不尊重。
责任编辑:周玉荣
本文来源: 河南频道新闻
01.03.2016 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