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潮】音乐剧的中国化之路有多远?

10.08.2015  11:18

为了能把号称“音乐剧之王”的《剧院魅影》引进北京,田元足足等了16年,直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1600座的大型音乐剧专业剧场诞生。

今年5月,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剧院魅影》正式签约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剧中两位主演获聘成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签约艺术家”。11月20日开始,《剧院魅影》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续上演64场。在距离该剧首次上演的29年后,北京的观众终于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部“一生不可错过的经典”,完成此次引进工作的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元感觉了却了一桩心事。

能否实现价值口碑双丰收

剧院魅影》自1986年在伦敦西区首演以来,至今已经在全世界27个国家的145个城市上演了74000多场,有超过1.3亿观众观看。为了早日将这部世界经典引入北京,早在1999年,田元就已经跟《剧院魅影》的版权方真正好公司进行了相关的接触与谈判,却未能如愿。田元透露,主要是剧场承载能力不足,“当时制作团队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剧院,发现没有一家符合《剧院魅影》的基本技术条件”。

作为一部大制作、高科技的音乐剧,《剧院魅影》对剧场的设施、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该剧需要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营造出故事中歌剧院从地下密室到剧中舞台,从水中划船到宫殿舞会等22个不同的场景。

在田元看来,尽管北京有多个大中型剧院,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条件可谓全国之最,但大多是音乐会剧场的设计,并不适合音乐剧的演出,要完成这些装置条件几乎不现实。“当时条件差不多的只有保利剧院和世纪剧院,但都是符合音乐会的自然声场条件,而不是音乐剧要求的电声声场。”田元说,当时上海大剧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所以2004年《剧院魅影》巡演版先去了上海演出。

这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剧院!”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后,《剧院魅影》技术总监理查德·马丁对上海大剧院的舞台技术和硬件设备赞不绝口。

为了将这部“音乐剧之王”引进北京,2012年,四海一家与金融街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将天桥艺术中心打造成为北京地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音乐剧剧场。田元说,天桥艺术中心的主剧场不但对舞台、灯光、音响等多个方面采取独特设计,更采用了一批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不仅完全符合《剧院魅影》的技术条件,在未来也可以满足其他音乐剧的演出要求。

音乐剧本来就是一门“烧钱”的艺术,《剧院魅影》的“排场”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田元介绍,因为复杂的舞美要求,该剧巡演的所有道具需要从国外运输,包括230多套服装、236件道具、26个集装箱,总重量达200吨。为完美还原巴黎歌剧院的真实场景,这部戏仅装台时间就需要3周。占用剧场档期,全部演职人员的差旅费、吃住行等,预计整体广州、北京两地共104场演出的运营投入规模将超过6000万元,这一数字创下了中国的演出行业纪录。

自2008年起,在资本的助推下,大量创作及运营公司开始涉足音乐剧市场,以年均超20%的增长发展,大型音乐剧演出上座率均在80%以上。这样的契机下,《剧院魅影》能否收回运营成本,实现票房口碑的双丰收?

在中国音乐剧还是偏门的艺术

这几年,原创音乐剧也是市场争抢的热门货。在2015年春节前的一个半月里,北京的演出市场几乎被音乐剧“全面攻陷”。这些利好虽然让中国的演出商看到了音乐剧巨大的潜力和市场,但并非每部引进音乐剧都能赚个盆满钵满,“本土化”也不是什么救市秘方。中国的音乐剧市场“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在中国,音乐剧还是偏门的艺术。”面对眼前一派兴旺的景象,有音乐剧制作人直言不讳:“中国缺乏音乐剧传统,市场再热闹也只是少数人的时尚,甚至很多人还分不清音乐剧与歌剧。

现在中国制作音乐剧主要有3种方式:引进音乐剧、将国际知名的作品用中文改编和原创音乐剧。目前,这3种方式都面临着困难。

原版引进音乐剧高昂的成本导致票价居高不下,需要演出商和观众都对作品本身有着相当程度的自信和热爱。另外,因为语言障碍困扰,一边看字幕一边看演出的模式也让观众无法习惯。而原创音乐剧的通病在于难以摆脱“话剧+唱”的模式,大量运用晚会音乐、电子音乐,演员顾着表演就顾不上唱。市场的迟钝和观众接受程度低,也使得多数本土音乐剧都没有盈利,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对于音乐剧还是在摸索中前进。

2011年,中文版《妈妈咪呀》问世,这也是首部通过版权合作“汉化”成功的世界经典音乐剧。2012年,第二部中文版音乐剧《》推出。在仅仅两年间,这两部音乐剧在全国巡演、驻演达672场,票房总收入超过两亿元。

百老汇80%剧目是赔钱的,做中文版就规避了原创的风险。”有业内人士认为,做经典音乐剧的中文版看似是一个很讨巧的商业模式,但是本土化的经典音乐剧在吸引更多中国观众的同时,人们对中文版音乐剧票价的心理定位也比原版引进的音乐剧低很多。此外,翻译过来的音乐剧能否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鸿沟,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百老汇模式”是否水土不服

有业界人士认为,引进音乐剧只是“帮人卖票,赚个差价”,不仅价格高昂,也难以对本土从业者产生实质性的帮助。此次《剧院魅影》巡演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样的模式,似乎越来越接近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产业。不仅会大幅提升音乐剧市场的关注度,其在北京的演出场地——天桥艺术中心以音乐剧演出为核心,涵盖周边多种演出形式的市场定位,也瞄准“百老汇大街”的商业模式,意在打造中国音乐剧的产业中心。

音乐剧产业能否在国内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文化方面的对接,无论是引进还是原创,都需要从本土市场的需求出发,摸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脉搏。目前,经过原创和国外版权引进等诸多尝试,中国音乐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时,随着公众对音乐剧接受度和鉴赏力的提高,音乐剧的受众逐渐成熟,对音乐剧的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期待具有东方风格的中国原创音乐剧。

中国音乐剧不应该走百老汇的老路,而应借音乐剧语言找到属于中国的、独特的故事讲述方式,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百老汇制作人兰德尔·艾伦·布克认为,没有文化个性的音乐剧,即使投入数千万美元也很难吸引观众。

对于中国音乐剧来说,眼下比专业剧场更缺乏的是音乐剧人才和能够撑得起剧场的优秀作品。相比其他艺术表现方式,音乐剧对演员的要求近乎苛刻。纵观国外,音乐剧演员接受着最为严格的训练和学习,歌、舞、演无所不能,但具有出演音乐剧所需的音乐风格和综合技能的中国演员太少了。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音乐剧的最早进入,国内开始有了在大学招收音乐剧专业的院校,就是中央戏剧学院95级音乐剧班,但这些音乐剧专业表演人才在毕业分配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音乐剧可演,毕业后都转行做影视剧或者到国外发展。目前,国内音乐剧制作人也大多由投资人或者艺术家出任,较难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原创音乐剧演出场次达到上千场、观众人数超过数十万人次的剧目非常少,大多数原创剧目由于种种原因甚至难以维持剧目的常态演出。“剧目多精品少”的发展瓶颈,使得中国原创音乐剧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还很遥远。

(作者吴晓东为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