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艳花: 把读书的习惯传承下去

21.04.2017  07:53

 

赵艳花和女儿一起阅读  受访者供图

语录

“我始终相信,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女儿受益终身。”

河南商报记者 李恒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家长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和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争夺”孩子。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离开随处可见的电子产品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读书的习惯传承下去,让他们爱上读书。”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艳花给出了答案,读书可以丰富业余生活,促进心灵成长,也能让孩子们获得无数先贤留下的珍贵宝贝。

书籍促进了心灵成长

步入不惑之年的赵艳花是高校教师,她平均每天阅读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阅读已经成为她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阅读的书籍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益于工作的书籍。要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文学专业研究,首先要具有丰富的阅读积累。专业书籍的阅读,让赵艳花受益匪浅,迄今为止,她出版独著1部,合著2部,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

她阅读的另一类书,是有利于生活的书籍。除了专业书籍之外,她还会阅读一些休闲类的书籍,例如侦探推理类和心灵成长类,像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等,这些书籍作为生活的调剂品,丰富了她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她心灵的成长。

把读书习惯传给女儿

自从有了孩子,赵艳花和爱人希望能把读书这一个好习惯传给女儿。

他们很注重给女儿吴家琪买绘本讲故事,使她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特别是每天睡前的故事时间已经成为一种仪式,上床之后就是故事,必须听完故事才能睡觉。

作为妈妈,她注意到,阅读带给了女儿多方面好处,女儿从小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同龄的小朋友要好一些。此外,大量的阅读加快了她识字的速度,提高了她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

在赵艳花看来,只有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才能让孩子获得无数先贤留下的珍贵宝贝。

“遇到好的书籍,我们总是不吝钱资去购买,家里现有的藏书至少有2000册,把四个书柜塞得满满的。”赵艳花对河南商报记者说。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