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聚焦】博物馆安全,永远在路上

22.09.2015  11:35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2008年起我国博物馆逐步免费开放后观众的成倍激增,博物馆安全为保障博物馆正常运行乃至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发出的通知、文件以及领导讲话中,安全工作始终被称为博物馆的“生命线”,要求放在博物馆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好。河南博物院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积极落实各级领导要求,顺应趋势狠抓安全,不仅把安全工作列为本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安全意识深植于每位员工的内心,践行于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确保了连年安全,为河南博物院及当地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立下了功勋;而且于2008年受中国博物馆协会委托,积极承担起了建立全国博物馆安全工作交流平台的重任,筹备和组建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短短6年,他们便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凝聚全国的博物馆安全同仁,开创了我国博物馆安全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打造出了我国博物馆安全“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大平台。

连续实现26个安全年

自1988年到2014年,河南博物院已经连续实现26个文物安全年。多年来,尤其是1998年新馆落成开放以来,河南博物院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文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把安全工作视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院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从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入手,狠抓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安全防范机制,着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全保卫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和新途径,确保了正常开放服务秩序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为河南博物院乃至省会的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多年的工作实践与博物馆界无数的经验教训使河南博物院人深刻地认识到,做好文物安全,绝不仅仅是保卫部门的职责,更是全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制定切实有效的长效安全机制、构建科学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则是成功的基础。为此,每年都要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持续实施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目标,并把责任目标与个人奖励、职务晋升等相结合;高度重视安全队伍建设,在各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保卫人员综合素质;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出现的问题,经常不断地对干部职工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大力完善安防、消防系统,严格例行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等。由于措施得力,安全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全体员工安全意识、技能明显加强;安全设施更加完善可靠。河南博物院因此实现了自1988年以来的连续26个文物安全年。因成绩突出,2000年以来,河南博物院连续12次被评为“郑州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先后8次被省人事厅、公安厅、文物局、郑州市公安局等部门评为“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还有10余人次被省市安全部门评为先进个人通报嘉奖或表彰。

扎实的安全工作,为河南博物院在全国博物馆领域担当大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业务交流与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为加强国内博物馆在安全专业领域的相互交流,提高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和技术防范水平,促进我国博物馆与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的交流与合作,办好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22届国际博协会员大会,2008年河南博物院受中国博物馆协会的委托,牵头组建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6年来,由河南博物院主持的中国博协安全专委会以建立国内外博物馆安全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的互动平台为立足点,以交流实践经验、总结完善博物馆安全管理理论和提高安全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为工作内容,以提升博物馆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管理规范体系建立、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博物馆安全工作的实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为目标,各项工作迅速打开新局面。

一是大力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凝聚全国同仁。团体会员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如今已发展到85个,使专委会很快成为一个极富活力与影响力的全国性博物馆安全行业组织。

二是为发挥专委会的组织和资源优势加强博物馆安全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我国博物馆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博物馆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应对突发和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从2010年开始,河南博物院主导专委会分别在北京、重庆、哈尔滨、南昌、贵阳举办了五期“全国博物馆安全技术及管理培训班”,并组织了结业考试,向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累计培训学员400余名。如今,安全培训早已成为会员单位争相参与、已步入常态化的全国性博物馆安全人才培养平台。

安全学术研究深入进行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安全领域“重工作轻科研”带来的工作一般化和不适应新形势等问题,着力扭转形象,浓厚学术氛围,实施“科研引领”战略;积极提供、打造极具吸引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引导博物馆安全同人关注焦点问题,深入思考、研究应对及破解良策。为此,2008年至2014年河南博物院主导专委会先后在郑州、昆明、杭州、太原、兰州、南京和厦门召开年会及主题研讨会,分别以“博物馆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博物馆风险与管理”“免费开放形势下的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陈列展览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新挑战、新启示:博物馆安全应急新思维”等博物馆安全热点为主题,采取主题发言、分组讨论、实地评估等多种形式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学术气氛浓厚,共收到来自全国博物馆安全战线的论文近200篇,累计80多万字,编印内部交流论文集6本。2012年正式出版了安全专业委会成立以来,也是我国博物馆历史上的第一本博物馆安全专业论文集《博物馆安全理论与实践(一)》。论文集收集了来自60多家博物馆安全一线的领导和员工精心撰写的论文105篇,共40多万字,内容涵盖了博物馆安全管理、技防消防、应急管理、开放和文物移动安全等当前博物馆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博物馆安全业务、学术交流的珍贵资料。

借鉴国际博物馆安全先进理念

借鉴国际博物馆安全先进理念和经验,促进我国博物馆安全工作跨越式发展,是河南博物院推动中国博协安全专委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和战略思维。为此,2010年,河南博物院抓住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契机,主动以中国博协安全专委会名义,与国际博物馆协会安全委员会(ICMS)全面接触、开启交流合作。时任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当选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执委,成为欧美以外首个亚洲执委。同时,还就国际间博物馆安全领域的合作交流达成了三项共识:一是积极吸收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国家的博物馆安全人员加入ICMS,扩大ICMS的人员构成;二是就博物馆安全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设置内外有别的安全信息系统;三是对中国博物馆安全人员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培训和技术支持。2012年11月,河南博物院推动中国博协安全专委会与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首次合作,以“博物馆紧急情况处理程序”为主题,在海口成功举办“2012(海口)国际博物馆安全应急高级研讨班”,翻译并出版中英文双语《博物馆紧急情况处理程序手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协理事长宋新潮亲自为该书撰写序言,向全国博物馆推荐学习。手册围绕当今博物馆安全应急的热点与难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客观分析和总结,对我们了解国际成熟经验,改进和完善安全应急工作会大有裨益。2013年该书获得河南省优秀社科科普作品一等奖。

2013年在国家文物局、中国博协的支持下,时任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在巴西举行的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年会上,向大会提出了举办2015年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年会的申请,并播放了宣传短片,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和热烈响应;2014年在丹麦举办的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年会表决通过由河南博物院承办2015年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年会暨研讨会,会议将于2015年10月在郑州召开。如今的中国博协安全专委会,已成为我国博物馆安全领域开展国际交流的一个崭新的平台。

几度风雨,几多汗水;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在2014年11月厦门“博博会”期间召开的中国博协大会上,河南博物院人欣喜地听到中国博协宋新潮理事长在工作报告中,高度评价中国博协安全专委会已经成长为“中国博协32个专业委员会中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专业委员会之一”。尽管如此,越发冷静的河南博物院人依然不敢稍有懈怠。诚如该院院长、中国博协安全专委会主任委员田凯感言:“博物馆安全,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