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第三届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顺利结业

09.10.2015  12:00
 中国侨网登封9月28日电(王秋兰)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少林功夫培训,来自非洲的塞内加尔、喀麦隆、多哥等5个国家19名学员于日前在少林寺圆满结束了习武修禅的生活,他们不仅学习到了少林的精湛武艺,而且还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当日,文化部第三届少林功夫非洲学员班在河南少林寺举行结业典礼。象形拳、集体棍、少林器械……19名非洲学员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少林功夫展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期间,少林寺对学员的培训课程进行了精心安排,不仅包含连环拳、铁砂掌、六合拳等丰富的武术训练课程,而且还向学员们教授了汉语、禅宗文化、推拿针灸等中国传统文化。

  在少林寺的特别指导和帮助下,学员们尊师爱友,严于律己,克服了语言障碍、生活习惯差异等各种困难,并系统学习了少林功夫、禅医、禅修、中文和书法等丰富的培训课程,同时还感受到了河南的风土人情,领略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与河南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结业典礼上,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非洲处副处长苑大喜指出,河南省文化厅作为对非文化工作“部省合作计划”的积极参与者,为中国的对非文化交流与合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少林寺作为“天下第一名刹”,近年来在对非文化交流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希望此次来华培训的非洲学员能将武术这一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为推动中非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希望学员回到自己的祖国以后,能够继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将学到的知识进行传承和发扬下去,带动更多的非洲人民了解少林和中国文化,成为续写中非友谊的使者。

  非洲学员们一致表示,他们不仅在少林寺真正感受到了禅修、禅武、禅医、禅艺等殊胜的文化内蕴,而且还亲身体验到了少林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修行理念,回国后要带动更多非洲人了解少林寺和中国文化。

  据了解,河南与非洲的文化交流历史久远。近年来,河南与非洲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多次执行文化部“央地合作”对非文化交流任务,组派由少林功夫、河南杂技、豫剧、民乐、民俗等组成的河南艺术团赴非洲多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极大地夯实了河南与非洲国家文化交流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中非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