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关注】当代文学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

19.08.2014  12:38

8月16日~18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国际美学协会、河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在河南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近500名专家、学者以“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为总议题,结合当代文论面临的困境与机遇,针对“大数据时代”下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各抒己见。

在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受关注度逐渐下降。这不仅是文学理论和批评在中国的情形,也是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尴尬处境。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对当前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尴尬处境进行了系统分析。他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文学经典和当代杰作逐渐微弱的反响,使得文学研究和批评的声誉受到相应折损。理论家和批评家从前享有的荣耀和地位,一直在慢慢褪色。

而在中南民族大学的龚善举看来,在以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为显著特征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日趋低落的文论与批评并不是没有逆袭的机会。“关键在于提倡并践行社会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发展,创新研究方法,积极做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重拾中国文学批评的当代性、学科性和自信心。”他说。

自1990年始,“数字现代主义”在东西方社会普遍蔓延开来,为中国文论建设提供了新的文化逻辑和文艺现实。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认为,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中国话语将扮演重要角色的时代。如何建立起中国文论的话语权,并为时代转折做出贡献,是当下我国文学理论和批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发展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不仅要从指导思想、学科范式、知识形态、话语表述等方面进行思考,还要主动将文学研究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实现理论研究向现实研究转型、单一文学研究向文化创意研究转型、面向传统的静态研究向面向未来的动态研究转型、注重文本分析的“形式文化学”方法向注重数据挖掘的“技术文化学”方法转型,构建一个具有本民族文化体验和人类意义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