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问题网站”打造“不打烊的政府”

30.07.2015  18:48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对全国政府网站开展首次普查。日前,普查第一阶段统计摸底已经结束。从摸底结果看,截至7月27日,全国共上报政府网站85737个,其中34366个网站完成自查,103个省部级政府门户网站完成整改,6373个政府网站申请“关停并转”。今后,无维护能力的基层网站不再单独建站。(7月30日人民网)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主办者为“政府机关”的政府网站已达5.9万余个,全国超过90%的政府单位都建设了中文政府网站。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窗口,是老百姓了解政府有关政策和动态信息的最快捷的方式。正因为如此,这次普查“大考”,既摸清政府网站家底,又及时整改“问题网站”,将推动政府网站建设迈向更规范、更便捷、更高效的“升级版”。    

近年来,打开一些政府门户网站,往往发现,这些网站首页制作得很精美,但页面上的许多链接,经常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的“该页无法显示”;不少政府网站的数据和信息陈旧不堪,甚至三四年没有更新过,处于长期“睡眠”状态;有些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的信息量不充分,内容简单、服务性差,无法在网上查询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办事状态,更不能通过政府信箱等形式实现与公众的沟通。    

例如,在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子网站“长春国家税务局”,官网首页的“局长信箱”一栏点击后又直接返回官网首页,右下角的“投票调查”则在投票后无任何反应;另一家子网站“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国家税务局”,首页赫然写着“今天是115年4月13日”,“局长信箱”“投诉举报”“办税指南”等栏目点击后均无法显示;而在另一个子网站“松原市国家税务局”,“互动专区”栏目竟是空的。    

其实,一些政府网站出现“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的“四不”问题,根源还在“重建设、轻管理”。领导不够重视,有些网站在建立后无人问津;需求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网站维护难以落实。还有一些领导盲目追求先进技术,导致网站内容脱离当地实际,更脱离老百姓需求。说到底,正是由于一些地方把网站建设当作“可有可无”的“课外作业”,因此才任由其“僵尸”“沉睡”,其根子还在于一些官员的懒政思维在作祟。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要靠政府部门规范管理。这不仅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日常管理, 更重要的是还得建立问责机制,从责任上进行严明,对不作为者进行问责。一方面,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仅要充分意识到公开对于政府管理而言正面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负面作用得,更要意识到公开也是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着力解决部分政府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意见建议不回应的问题。只有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起来,那么政府网站就不会沦为“花架子”或“僵尸”。    

另一方面,“沉睡”官网常有,而问责却不常有,“破窗效应”不断发生,这是“沉睡”官网风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因此,谁让政府网站“沉睡”就严肃问责谁,只有将问责的板子打向那些“懒政思想”和不履职不尽责、失职渎职的官员,并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追责,这样才能切实维护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满足公众知情权。    

当前大部分政务信息的获取还是通过政府网站,政府要通过政府网站建设打牢服务基础。同时,针对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方式,还可以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方式将网站服务推广普及,从而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架起“连心桥”,打造“不打烊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