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在持续 “林州故事”续写“美太行”新篇章

23.03.2015  10:19

  3月19日,林州红旗渠电器公司副总经理牛玉军,前往市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企业环保立项手续。他原准备在遇到麻烦时去找中心负责人给通融通融,没想到整个办理过程相当顺畅,原来一周才能办好的证照一天就全部办结,这让他既惊喜又感动。

  “听说我们要得比较急,他们中午还专门加班赶制。”说起当时工作人员的忙活劲儿,牛玉军很感动。

  然而,牛玉军有所不知的是,这些加班加点为市民办证办照的林州故事,如今在市行政便民中心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用中心负责人的话说就是,这种热情、周到、高效的服务,现在已经成为“新常态”。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种“新常态”,正是林州市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化、持续整改、持续转化的结果。林州市是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作为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林州市始终高扬红旗渠精神旗帜,紧紧围绕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奋斗目标,以转型升级发展为主线,以务实为民清廉为准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去年年初以来,谢伏瞻多次到林州基层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调研和座谈,了解了社情民意,弄清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林州要利用优势,抓住机遇,走到前头。为此,林州市明确了“美太行”奋斗目标和“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提出“克难攻坚,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谱写‘美太行’壮丽篇章的奋斗目标”。

  持续整改。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林州市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梳理出的问题,按照“狠、准、韧”等要求,逐一列出整改清单,并通过公示栏、电视台等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他们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开展了精简会议文件、“三公”经费开支、党员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等28项专项整治。数据显示,经过持续整改,全市各级各类会议比同期减少了22%,市委市政府文件比同期减少了13.8%;取消各类领导小组和协调议事机构189个,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85项精简到143项,精简率23%,“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3.2%……

  持续转化。通过整改和整治,广大党员和干部普遍受到一次党性党风的洗礼,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解决自身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了将这种热情转化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动力,林州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务实为民活动,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市开展“万人包万户”精准帮扶活动,市委书记郑中华带头先后到横水镇寒镇村、小崔脑村,东姚镇李家厂村等省级贫困村和企业进行蹲点调研。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林州市在县乡村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592个,在全省率先开通“行政专线”,将市政府领导及各单位一把手100余人的电话,在电视和报纸上公开,让干部和群众零距离接触;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先后对8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

  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活动中,林州市始终把开展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活动的开展促进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的成效检验活动成果。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林州市工业已经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器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产业结构“由重转轻”、产品层次“由粗转精”、科技含量“由低转高”,初步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两高”产业体系。工业的发展、环境的优化、旅游的壮大,带动了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第三产业占比近两年来提升了10个百分点,林州市转型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2014年,林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51.3亿元,增长8.9%,县域综合实力(除省直管县外)跃居全省前三名。(记者 任国战 通讯员 大伟 广红 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