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FR数据看工业机器人的未来

12.04.2020  23:10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报告统计,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创下新高,达到38.4万台,但是同比增长由去年的30%下降到了仅有1%。


数据来源:IFR

亚洲作为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机器人装机量的增速在全球也排在首位,中国是全世界大的工业机器市场。


数据来源:IFR

IFR指出,自动化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速,2017年,全球制造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到85台/万人(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按国际区域进行划分,欧洲平均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06台/万人,美洲为91台/万人,亚洲为75台/万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转向自动化来满足其制造需求。


数据来源:IFR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电子电器等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来源:IFR

            工业机器人的未来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优势丧失,传统的制造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机器人已从“备选”成为“必选”,倒逼中国加速产业发展,成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传统机器人工作于静态、结构化、确定性的无人环境中,以固定时序完成重复性作业,这种机器人的工作特点在于空间相对隔离、与人非接触、预编程或示教再现控制、需要外部安全保障等。随着市场细分、用户定制化生产模式的兴起,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个性化成为新兴制造业的显著特点。柔性制造、个性化制造等新兴制造模式需要与产业工人合作作业的“工友型”、可完成类人的技能作业机器人。

美国在2013年公布的机器人路线图中提出了“Robotic  Partner”,欧盟在2014年公布的“地平线2020计划”提出了“Co-Worker”,他们均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勾画出发展前景。而美国Rethink公司研制的Baxter、德国宇航中心的Justin、kuka-DLR研制的LWR-IV机器人、abb公司的YuMi等则展示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原型

大数据、云存储技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逐步成为物联网的终端和节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工业机器人与网络融合,机器人作为采集分析数据、执行分配任务的核心设备,正在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过网络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通过组成复杂性强的生产系统,各种算法可以逐步应用于机器人应用中,使其具有类人的学习能力,多台机器人协同技术使一套生产解决方案成为可能。

虽然去年工业机器人发展遇到瓶颈,但不可否认,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工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并成为推动工业4.0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