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主题教育亮特色 敢比拼超创实绩——基层党委(党总支)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08.06.2023  17:03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单位发展重点难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抓好整改落实。将主题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履职尽责相结合、与推动事业改革发展相结合,做到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全校各基层党委(党总支)主题教育各具特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以学促干 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以理论学习起步,以调查研究开路,以推动发展破题,扎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坚持学思融合,以理论学习起步。 学院精心组织“学思想”系列讲座,邀请校党委巡察(督查)办主任孟凡鑫作为嘉宾开展“学思想”系列讲座九讲。讲座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切入口,领学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内容体系、精髓要义,重点阐述了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系列讲话精神。学院丰富学习形式,组织教工党员先后赴红旗渠、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先后前往红旗渠纪念馆、谷文昌生平事迹展馆、扁担精神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观看纪录片《红旗渠》,并对庙荒村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刻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诵读《之江新语》等经典篇目,学生党支部进行“数智红读书会”、“数智红观影”等活动,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持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坚持问题导向,以调查研究开路。 学院党委结合实际,聚焦影响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聚焦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确定4个方面调研内容,明确工作要求,着力做好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重大工作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制定了《 中共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宿舍的实施方案(试行)》,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联系两间学生宿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每学期至少组织或参与一次宿舍的集体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推动形成育人合力。学院召开数场座谈会,研讨人才引育、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学生就业、党团建设等课题,广泛听取青年老师、学工队伍、毕业生党员、学生干部代表的意见建议,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出有效地对策建议,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坚持真抓实干,以推动发展破题。 学院党委着力解决新兴学院人才引进困难、科研能力不足、教职工凝聚力不强、学生规模快速增长的资源不匹配等系列问题,持续提升学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成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凝心聚力推动学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学院组织前往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展“访企拓岗”洽谈交流暨就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揭牌活动,进一步拓宽就业途径,促进毕业生更充分就业创业,并赴西安等专业对口高校进行人才引进,出台学院人才引进绩效奖励办法,破解人才难题。

机电工程学院:聚焦“双一流”创建 助推事业新发展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机电工程学院聚焦事业发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围绕学校“双一流”创建,查找问题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凝心聚力促发展。

聚焦学科前沿,提速内涵发展 。学院以“双一流”创建为引领,对标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大力推进学科优化和内涵式发展。科学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围绕特色学科搭平台、建团队,立项建设“河南省粮油食品智能无人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凝练了“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与装备”一流学科方向,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人才-团队-平台-学科”多维度科研体系,扎实推进科研团队管理新方案,全面营造有组织科研新氛围。成立了第一批8支创新型科研团队,培育了3位A类和5位B类学科带头人,“工程学ESI学科排名持续提升

聚焦产业发展,破解行业痛点。 坚持学科与产业对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凝聚学科特色,围绕粮食绿色高效加工、仓储物流和安全发展战略,形成了粮食加工、粮油装备、智能无人系统、先进传感与检测、粮油工程先进材料等协同创新方向,申报省部级科技奖2项。吴兰教授团队开发的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实现在坦桑尼亚学校的食品加工机械、花园灌溉系统和照明设备上成功应用,受到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特别感谢。团队开发的粮食专用机器人、粮库巡检无人机、粮食物流专用平台车,填补了粮食仓储物流行业空白,《智慧粮库系列化物流装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项目立项。

聚焦人才培养,创新育人模式。 学院通过校际合作、校企联合、科教融合,引导学生早进科研团队、早入课题,实现实践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通过建立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和设立研究性教学实验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开展全院范围的课程思政和研究型教学改革,引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德智共长。在近年来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互联网+”铜奖等基础上,积极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精准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被《河南日报》报道,并入选团中央“基层团干部典型经验做法”。创新课程理念,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获批立项建设2022年河南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1门。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2项;省本科高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1项;张博强老师主编的《智能粮食物流装备与专用车辆技术》获首批河南省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立项。积极组织参加校第十二届教学大奖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明德书院:深化书院制改革 实现育人与成才的“双向奔赴

明德书院党委紧紧围绕“推进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实施交叉融通的创新育人模式,着力构建“书院制”人才培养新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书院模式改革,持续提升育人成效。 明德书院认真落实学校书院学院双院协同育人模式改革要求,结合书院实际,协同专业所在学院,共选拔了55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担任首批学业导师,从专业、学业、课程、职业规划、成长成才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制定了以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素养为主题的人文教育课程,包括5大理论板块和3大实践板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知识面。书院持续强化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勤奋诚信的学习风气,2022级本科生第一学期平均学分绩点超过4.0的学生占比29.3%,相比上届同期学生有大幅度提升。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创新书院育人格局。 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书院通过举办各类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打造了集生活、学习与社会活动于一体的良好环境,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为书院制育人新格局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5月底,有26个学生项目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荣获佳绩,获奖学生达30余人次。勇夺学校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学生组团体总分全校第三名和学生组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发挥书院联动作用,提高专升本升学率。 为做好2023年专升本考试各项工作,在学校统筹部署下,书院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坚持以升本促优良学风,以升学稳学生就业的基本思路,认真落实全院动员、协同联动、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有效激励、精准服务的工作理念,做好考生动员培训、诚信考试教育、模拟入场演练、服务指导与咨询等各项工作。领导班子坚持下沉工作一线,直接参与并指导专升本考试工作开展,全体毕业生辅导员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在全院形成了人人重视、人人负责的良好工作局面。2023届专科毕业生共1573人,其中有1146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另有11名考生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被本科院校录取,升学率超过73%,创造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