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式教育”:三十万也可能撑不起一个暑假
“烧钱式”教育既源于培训班的炒作,也有公办教育管理的僵化教条问题,更与家长的焦虑、攀比心理相关。
同事去探访暑假培训机构,问孩子们愿不愿意来上培训班,一部分人说愿意,一部分人说是父母报的班,他们并不反对。同事又问,为什么愿意来上课,孩子们答,同学都来上培训班了,这里讲下学期的课,如果不来上,怕跟不上。
培训班上培训班的课,学校上学校的课,不上培训班的课,学校难道不讲了吗?有孩子回答, 如果老师觉得大部分人都会了,就只会简单讲一讲,或者略过。理解这一现实,我们就能更好理解假期培训班为什么这么火热。
暑假本应该是孩子放松休息的时候,但是一些家长却把孩子的暑假变成了第三学期,原本“家、学校、单位”三点一线的奔波路线,变成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 。放假没有变得更轻松,反而是更辛苦了,家长在其中也是疲惫不堪。
南京一位母亲算了一下暑假期间报培训班的花销,感慨到,哪里是养孩子,分明是养了一台废钞机。
广州一个月收入3万的母亲,暑假一来连新衣服都不敢买了。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给女儿花去了35000: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月薪三万撑不起一个暑假”,真不是一个段子。
不少家长都陷入了这种焦虑之中,“ 痛苦的是你花了(钱),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
为什么不给孩子多报几个班,就不踏实?这必须从当下的教育减负来说。教育部门大力推行教育减负政策,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三令五申禁止校外补课。但是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这就像是一个博弈游戏。如果所有人都参与减负,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业竞争压力自然缩小,减负政策取得成功。但当大部分人都在减负的时候,有人选择了增加学业负担,并因此而占具了优势,成为减负运动的受益者,减负的游戏就可能完不成了。当参加增负行动的人越来越多,并且成为多数的时候,减负者必然处于弱势,要想改变这种弱势地位,也就必须参与到增负的运动中来,减负运动也就失败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在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不均衡,家长们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未来 。”烧钱式教育”不仅仅因为日益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有更好的物质基础,允许他们“烧钱”,也是因为他们体认到教育的价值,重视教育。 而这也是避免孩子从现有阶层滑落的重要方式。家长的焦虑恐怕很大部分正来源于此。
另一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育部门密集推出各项减负措施,禁止布置超时超量作业,禁止搞超前教育,但是这只能对体制内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管用,民办学校、幼儿园却可以不受限制,进行违规招生,大搞超前教育,强化应试训练。
而且,校外培训机构还利用平台,炒作升学竞争,制造紧张和焦虑情绪。 比如暑假期间有培训机构就打出了“努力一暑假,开学当学霸”的口号。此外,校外培训机构还越俎代庖成为一些名校掐尖的工具,他们举办各类奥赛培训班,却又是这等竞赛的举办单位成员。而这些竞赛成绩,正是一些名校进行生源选拔的依据。虽然教育部门严禁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但是择校热高烧不退,光明正大的考试不见了,各种形式的密考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校外培训机构无法承担校外培训热、择校热的全部责任,但毋庸置疑的是,校外培训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它们在打造光鲜亮丽的资本神话的同时,也让“初中学高中课程、小学读初中课程、学龄前认字过百、入幼儿园前学数字加减……”成为孩子们的常态,“幼升小”“小升初”、奥赛热温不降。 这些起跑线上的竞争违背教育规律,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对孩子的长远发展而言,可能也是弊大于利。可怕的是,家长不如此,便不心安。
家长之间的互相攀比,互相较劲给孩子报了多少培训班、特长班,再加上校外培训机构的刺激、诱导,被裹在这股洪流之中,人们很容易失去理性 ,如果不节制,别说三万元,三十万也可能撑不起一个暑假。
所以,落实减负政策,不仅仅着眼于校园内减负,也不能把教育减负简单地理解为降低课程难度,放松学业标准。而是应该在整体分析学生学业负担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减负。
要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招生、教学情况。公办学校不能搞超前教育,很多校外培训机构,就更不能搞超前教育了。这一点,上海和成都无疑做出了表率。今年早些时候,成都市教育局责成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对学而思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了整治。更早的时候,上海规定禁止民办学校举办各类竞赛,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不得以竞赛证书作为招生依据。而治本之策也是深化升学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城市里的孩子暑假期间在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中忙得不亦乐乎,在培训班里强化着扼杀想象力、创造力。 以提高分数为目标的应试训练,让教育成为了一种“烧钱游戏”。
“烧钱式教育”背后的家长们,在这场游戏中最终都难以获胜,也不会有最后的赢家。 教育是一场长跑,起跑线上的竞争决定不了最后的输赢,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必须符合天性,符合教育规律。 孩子是中国的未来,可是面向未来,似乎让人心存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