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
在地理学界,有这样一支教师团队。
它历史悠久,已有95年;它出身名门,由杰出的地学家冯景兰先生创立;它步伐坚韧,名家辈出;它脚踏实地,创始之初就扎根中原、立足全国、面向世界,围绕黄河开展教学科研;它紧贴现实,在国家发展和河南地方经济建设中,一直有它的身影……这支团队历近百年的岁月洗礼,虽几经坎坷,但一直不忘初心,代代相传,逐渐融黄河精神与铁塔品牌为一体,形成了以“坚韧不拔、厚重大气,尊重自然、崇尚和谐,不事张扬、求真务实”为精神内核的文化气质。
这支团队,就是被称为“铁塔牌地学人”的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他们,彰显着“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风采。
厚重积淀:黄河精神 薪火相传
这是一支积淀深厚的团队。
说起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时光还要回溯到95年前。
1923年,著名地学家冯景兰先生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他的目光锁定了中原,在当时的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创建了中原地区第一代地学专业。作为第一代“铁塔牌地学人”,冯景兰倡导围绕黄河开展地理学科的科研和教学。这不仅影响了河南大学地理学科近百年的发展轨迹,更直接影响着这支团队的精神气质。从那时起,师者和学者的积淀,浸润着河南大学一代代“地学人”,成就了如今的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
河南大学黄大年式地理学教师团队负责人、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秦耀辰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院系调整时期,河南大学地理系被国家确定为中南地区重点建设的两个地理系之一。湖南大学、武汉中原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师范学院的地理学科先后并入河南大学,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师资力量最强的地理系之一,也奠定了今天河南大学地理学科基础。
“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百年风云无论如何变幻,河南大学地理学科一直稳若磐石,始终有大师“传灯”。赵九章、冯景兰、张伯声、王之卓、严恺、李长傅等名师先贤曾在此学习或任教;李润田、孙九林、许靖华、王家耀等著名学者,老骥伏枥,依然在地理学科前沿兢兢业业;冯兆东、傅声雷、李小建、秦耀辰、王发曾、苗长虹、乔家君等为代表的知名学者,呕心沥血,正在为学科发展开辟新天地……团队建设:精诚团结 其利断金这是一支凝心聚力的团队。
在95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根植中原大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了一流师资团队。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如果说,是一代代河南大学地学人秉承黄河精神,培养出了李润田、秦耀辰、王发曾、李小建、苗长虹等优秀学者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地学人才。那么,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则给这个团队输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鲜血液。
国家杰青傅声雷,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冯兆东等一位位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先后加入了这支团队。这支极具包容力的团队,以其特有的精神文化,迅速地影响和感染了他们。
最近,冯兆东教授正在考虑放弃美国国籍,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队伍的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中。“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对我的支持让我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我决心竭尽全力地为地理学的稳扎稳打进步和挣得更高的学术席位而努力。”他说:“放弃美国国籍,可以看作是我对这个团队的精神文化理解之后做出的回应。”
团队紧密团结,前辈严于律己、身先示范,提携后辈毫不吝惜,年轻学者在这个团队里如鱼得水,飞速成长。对此,青年学者卢鹤立感触颇深。
2012年,卢鹤立从日本回国,“来到团队工作的五六年时间里,深感只要有目标能奋斗,这个团队就是你最大的支持。”他说,在这个“黄大年式的教师团队”,不仅有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对他进行科研指导,团队更对他的国际化研究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推动作用。2016年,卢鹤立获得亚太全球变化研究国际网络Mitra奖,这也是该奖首次颁给中国学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不得不提的是,作为团队核心的党政班子,在团队形成、发展和壮大中,一直遵守党政同心,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环境,打造优质平台,突出党支部和院系所的中坚力量,发挥党员和青年骨干的基础作用。
就这样,在引路人的精神铸造和黄河精神的代代传承下,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涌现出了一批黄大年式的高素质教师,他们学识渊博、爱岗敬业,他们淡泊名利、至诚报国,他们躬身教育、成就卓著。通过自主培养和引进,这个团队目前拥有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在内的六位在国家层面上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双语教学、国家教学名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拿到了教育部几乎所有与质量工程相关的奖项和荣誉。
立德树人:潜心育人 甘于奉献
这是一支以德施教的团队。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支教师团队老中青三代,无一例外,都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他们完美诠释了“好老师”的价值标准。
敬业奉献,是这个团队发展的力量源泉。
不久前,由河南大学牵头组建的河南省时空大数据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王家耀任院长。“我要把研究院做好,但我的时间不多了,就算我活到一百岁,也只能干十几年,我不能休息。”这位耄耋老人对自己新开创的事业心心念念,工作起来不知疲倦。
“以院为家”,这是很多人提起秦耀辰老师的第一反应。“印象中,秦老师办公室的灯在晚上八点前没有熄灭过。每次看到这盏灯,我们都会想:老师还没走,现在回去是不是太早了。”这盏灯,已成了督促他们学习的“航灯”。而一向急脾气的冯兆东老师,面对学生的论文,格外耐心细致,曾有一篇论文,他一改就是45天。
淡泊名利,是这个团队的精神气质。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的标本室里,分门别类地排放着一万多件植物标本,每件标本的“前世今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王磐基老师的功劳。
2003年夏,刚刚从河南大学老校区搬到新校区的环境与规划学院,办公环境改善,学院专门开设了一个标本室。然而,一万多件几代地理学者从全国各地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时间跨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一直没做过系统整理,几经搬迁,有的甚至连标签也已丢失。此时,已退休多年的王老师默默做起了标本整理工作。
每天,年过七旬的王老师定时来到标本室,重新鉴定每一件标本。查资料、做卡片、排序、做目录……如此单调繁琐的工作,他一做就是两年多。最后,他把一万两千余件植物标本整理出了百余页“馆存植物标本分类名录”。
行胜于言。王家耀、秦耀辰、冯兆东、傅声雷……团队的每位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科研和做人态度。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样一支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教师团队,他们创建环境与规划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国家地理学科特色专业,开办地理学实验班和本硕连读班,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成各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余项;“区域模型与信息系统学科的整合与创新”等3项成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基于黄河文化的高等学校地理学科特色专业建设”等2项成果获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团队指导的学生120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位论文;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创新:服务国计民生 引导区域发展这是一支把科研做在大地上的团队。文章合为时而著,科研合为现实而行。河南大学所处的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从创始之初,就以立志报国为本,以黄河文明为文化特色、黄河流域为地域研究特色,紧跟新时代步伐,扎根中原大地,面向国家战略,服务国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智库功能和决策支撑作用。
以科技为支撑,做接地气的科研。2000年,名誉院长孙九林院士推动在河南大学建设“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备份中心”,现在已成为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备份中心。正在修建的黑三峡和古贤两个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就是由这个“备份中心”直接提供的数据支持,完成了环境评价和决策服务。
让科研更好地为政府决策作参考,生态地理学家、中原学者傅声雷的研究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紧密相连,带领团队率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生态地理学实验室和国际领先的“林冠氮沉降与降雨”野外控制实验平台,获批了“河南省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为建设美丽中原不懈努力。
深入一线做好社会服务,是这支团队“在大地上做科研”的另一种方式。王发曾教授带领的团队,在中原城市群研究中深入调研,厘清城市化发展思路与存在问题,积极撰写报告,献言献策。2010年王发曾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中原经济区研究”课题组,荣获第二届(2011)“河南经济年度特别贡献奖”。
精准扶贫功在千秋。2016年起,以乔家君教授为组长的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河南大学评估调查组开始承担任务。不论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他们都要深入到贫困地区走访调研,他们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评估任务。2017年12月,在全国200多个评估团队中,他们成为全国五个“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之一。
深度参与中原经济区、“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和空间规划实践;密切关注黄河中下游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土污染与修复;以土地规划和信息技术优势,承担参与土地、城镇规划,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土地保障;以前沿地理技术,研究黄河滩区、伊洛河流域、黄土高原等,服务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这些紧贴现实、服务社会的科学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团队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支撑计划、973、星火计划、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10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10多次;在地学领域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数千篇论文,专著数百部。2011年,获批“省部共建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5年,获批“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工程中心”。
新的篇章: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这是一支实力雄厚的团队。
几十年来,这支团队围绕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地理学和土壤生态地理学5大研究方向,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上取得重要突破,获批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平台8个。
河南大学地理学科综合排名稳居全国前列;2014年在《地理学报》80年、《地理研究》32年发文总量全国高校排名中分列第8和第7名;2017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中,河南大学地理学科被评为B+。
在国际地理学的舞台上,这支团队展现出的实力同样不俗。他们主动开展与国际一流的学术机构全球最大的地理学软件商ESRI、牛津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邀请了一流学者GIS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ealGoodchild等20多人来院讲学合作科研。2012年、2013年RonaldBBriggs、MilanBKonecny分别获得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黄河友谊奖”,这是河南省最高的国际合作奖,时任省长谢伏瞻亲自颁奖。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河南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适时调整,抢抓机遇,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和“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秦耀辰带领的“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数字地理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显著提升了地理信息学科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苗长虹和河南省特聘教授乔家君带领的人文-经济地理学方向,优势进一步凸显;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冯兆东和国家杰青傅声雷创建“林冠模拟氮沉降和降雨”野外控制试验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自然地理学方向创建一流的力量。
2017年,河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地理学科建设任重道远。“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学校发展进入双一流建设新时期,学院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期,面临着进一步快速发展,上台阶、上层次、分步骤进入世界一流的艰巨任务,我们还有更多任务要做。”学院党委书记闫峻掷地有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今,这支由院士领衔,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中科院“百人计划”等杰出人才组成,具有国际化视野、老中青梯队人才相益互补的教师团队,紧抓新的机遇,传承创新,砥砺前行,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中原崛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