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难求呼唤“有形之手”

18.09.2015  11:11

  乔杉

  记者调查发现,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用药在现实中却成为“孤药”。比如,针对婴儿痉挛有效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原价7.8元,黑市卖4000元,依然一药难求。(9月15日《北京晨报》)

  当我们讲“一药难求”的廉价药时,其实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些药平时用量并不多。这就决定了在市场化之下,这些药必须走奢侈品路线,“黄土卖出黄金价”。好比现在的ACTH,在黑市上卖到4000元,如果成为正常价格,甚至卖得更高,也许药厂和医院还有一点兴趣。可真要这样,患者却要承受巨大的负担。

  廉价药短缺,常常是一种局部和暂时性短缺。鉴于一些廉价药使用率过低的实际,可以建立跨医院、跨地区的储备制度,实现廉价药、特效药的集中储存。据称,作为全国第二大药品分销商,上海医药总公司目前ACTH的库存也只有两箱,每箱100盒,而一般的药都有几万箱甚至几十万箱的储备。这已然说明问题。不妨明确省级医药总公司的责任,要求建立廉价药、特效药集中储存中心,哪怕是提供一定资金和政策扶持,防止产生局部断供。

  在一个市场化空间里,当一种药品长期价格倒挂,哪怕无利可图,也注定不可持续。经受过多年市场经济洗礼的大众,应该适度容忍一些廉价药的价格上涨。但要看到,市场是复杂的,有时候会与民生保障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政府这个“有形之手”出手相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