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景区建设之二--“先蚕娘”像

09.05.2014  14:25

      西配殿塑黄帝次妃嫫姆——“先织娘”像。祠前庭三间,以图照展示新郑的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文物。祠庭院内,树“林则徐拜祖碑”和世界客属总会拜祖碑等。黄帝鼎坛区:位于轩辕故里祠后,由青石铭文甬道、民族图腾柱、黄帝宝鼎坛和楹联长廊组成。青石铭文甬道镌刻上自伏羲、神农、黄帝,下迄20世纪初近万年中华民族历史变迁。甬道铭文两侧镌刻“客家人脚印”。民族图腾柱耸立青石甬道两侧,镌刻中华民族56个民族图腾或族徽。黄帝宝鼎坛是黄帝故里景区标志性建筑,四周以青石铺面,寓意大地浩翰,自然和谐。坛上伫立九鼎,黄帝宝鼎立于中宫之位,青铜铸造,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鼎腹三面,每面镌刻三条龙,其中一条巨龙居中,回首反顾,龙首有火球,象征光明,龙口涎水纹,象征风调雨顺。鼎足为三只立熊,寓意有熊立国。此鼎为中华第一宝鼎。新郑是鼎器之源,中国最早的鼎器出自八千年前的裴李岗遗址;五千年前,新郑人轩辕黄帝最早将陶鼎炊器制成铜鼎礼器。其余8鼎,为四方四圆,分别取仕、智、丰、爱、安、嗣、寿、财名,以八卦位环列黄帝宝鼎四周。楹联长廊位于黄帝宝鼎坛区东西两侧,各长150米,展示名人手笔,歌颂黄帝功绩。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位于黄帝宝鼎坛北。轩辕丘旧址在此,清末被毁,今又修复。黄帝纪念馆在轩辕丘下,共二层,采用地穴覆土式建筑手法,为新石器时代人字型建筑,通过岩画和青石等传统表现手法,表现根文化主题。一层在地平下,北壁墙中央端坐轩辕黄帝黄铜像。纪念馆门前亦有一尊黄帝玻璃铜仿石雕像,与馆内塑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