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八旬老人讲周恩来在关虎屯的故事

16.05.2014  13:51

  1958年4月,周恩来(前排左二)、习仲勋(后排右二)视察关虎屯小麦长势。

   中原网讯(记者 孙娟/文 白韬/图)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传奇。随着城中村的改造搬迁,那些关于城中村的传奇、记忆,还有古朴的乡风民俗,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昨日,《光阴的故事》栏目专门采访了郑州鼎鼎大名的城中村——“关虎屯”,寻找那段遗失的传奇和历史。

  1958年4月20日,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来到了郑州关虎屯村,视察农村工作。周恩来蹲下身子折了一个麦穗,开始一个一个地认真数着此麦穗有多少麦粒,接着又伸开手以手指为尺子一拃一拃丈量,并数了数用手测量过的地方有多少枝麦穗,闭上眼睛算了一会儿,他十分肯定地说道:“我刚才算过了,一亩地应该能收获470斤左右。

  那片被丈量过的麦田,就在丰产路与经五路口,如今是郑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那时陪同总理的村民,81岁的范荣仙,成为这段历史的唯一健在的见证者。

  村中的一些历史、传说、故事正逐渐被淡忘,村里的一些文物也在逐渐散失,保存历史,既是对文化的尊重,更是对后世不可推卸的一种责任。 ——《关虎屯村志

  周总理、彭德怀、习仲勋来了关虎屯村

  范荣仙说,那段历史她记得很清楚。

  1958年4月19日下午4点多,“郑州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事处”(简称“农办处”,1959年改名为郑州市郊区人民委员会)的通讯员骑着自行车,来到西关虎屯自然村西部的关虎屯农业社办公室,通知说,明天将有几位中央领导前来视察工作!

  村里指派4个人负责接待,分别是鲍德山、刘守忠、鲍有德、范荣仙。其中,范荣仙作为团组织干部和妇女代表参加接待活动。

  为了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更详细,四人留在村办公室,一会儿查资料、翻档案以熟悉各种材料,一会儿商量向中央领导汇报哪些工作等。大家一边等待着,一边猜想着是哪位中央领导,有人估计是中央某个部的部长,有人则觉得应该是位副总理……

  没人想到会是周总理来关虎屯。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亮,雄鸡啼鸣,四人这才分别回家吃饭。此时的西关虎屯村口已有公安和民兵把守,社员出入村庄需持社里开具的身份证明方可通行。

  4月20日,关虎屯农业社社员们,又像往常一样开始上工劳动,有的到城里拉粪积肥;有的到地里打水井;有的则在红薯育苗基地育苗……

  下午,8辆黑色的“伏尔加”牌小轿车驶出位于金水路的河南省委大院,车队来到西关虎屯村。

  车子停稳后,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等中央领导走出小轿车。

  附近的几个社员走上前去迎接,社员楚小聚最先从人群中认出了周恩来总理,他不禁激动地喊了一声:“周总理来了!”听到喊声,远处的社员立即欢呼着围了上来,正在社办公室等待的范荣仙也急忙跑出办公室上前迎接。

[作者:    编辑:禹亚楠]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