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02.2016  10:28

  2016年1月25日,省政府下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核定公布3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建国以来我省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一次。加上此前已公布的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已达到1231处。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此次公布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9处、石窟寺及石刻8处、古建筑149处、古遗址86处、古墓葬26处、其他1处;另有与现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2处。其中,包括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被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宝丰程庄村、新县丁李湾村、修武一斗水村传统民居;我省第一个发现有古人类化石的洞穴遗址洛阳栾川蝙蝠洞遗址等。这些文物单位分布广,影响大,价值突出,知名度高,反映了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囊括了全省文物调查、考古发掘的新亮点,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启动于2012年5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河南省文物局以现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重要不可移动文物点为基础,科学制订评审原则,严格规范评审标准,抽调全省文物博物馆系统专家、骨干,组成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遴选推荐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认真筛选,层层把关,分类评审,实地复核,最终确定了遴选推荐名单。

  2015年12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审议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在听取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遴选工作汇报后,张广智副省长强调,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确保河南文物大省地位的需要。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如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安阳殷墟、偃师二里头遗址、渑池仰韶遗址等文物古迹,是我省提升国际影响,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我省之所以叫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我省文物平台构建的。公布新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提高我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发挥文物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较多,主要原因: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参照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标准,我省文物部门经过科学制订评审原则、规范评审标准、严格申报审核,推荐名单符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条件。二是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并报国家确认,目前河南共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此次推荐名单329处,仅约占总数的1/200。

  张广智副省长指出,文物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很多工作仅依靠文物部门是不够的,需要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对下一步的文物工作,他要求:一要积极服务发展大局。要做好全省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搞好文物资源综合利用,将文物资源与旅游、教育、科技等紧密结合,使文物资源在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二要做好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让“守护精神家园”、“留住乡愁”等声音成为舆论热点,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做好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三要加快重点文物工程建设。重点推进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和中原考古博物院项目前期工作。省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四要确保文物安全。文物部门要始终把文物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人员配置、经费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为文物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五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把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要以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法律、法规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支持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