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落户 释放城市温度
“向外来者敞开大门,不仅展露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坦荡胸怀,同时也显示出蕴含其中的人文内核——城市有责任对建设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也有能力为投奔者提供更加有力的社会保障。”
本报评论员 赵志疆
新年伊始,从郑州市公安局传来一个好消息。为加快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有序落户郑州,郑州市公安局在郑州2019年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了郑州市中心城区落户条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简单说,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由此意味着,“郑漂”落户郑州更加简单方便,城市福利将由更多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共同分享。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郑州此番户籍制度改革不仅降低了落户门槛,而且简化了办事程序:申请办理迁移户口业务过程中,能够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调用等方式予以确认的,由申请人现场签署《户籍管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可不再提供以上证明材料。向外来者敞开大门,不仅展露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坦荡胸怀,同时也显示出蕴含其中的人文内核——城市有责任对建设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也有能力为投奔者提供更加有力的社会保障。
实际上,全面放开放宽落户之后,获益的不只是“外来户”。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意味着为人口迁徙和劳动力流动提供更多便利,真正实现“户随人走”。由此,既可以为“新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也可以在人员自由流动中畅通内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赋予流动人口更多用脚投票的权利,意味着城市必须在新发展格局中优化服务供给、增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放管服”改革,不仅意味着要在管理上做“减法”,同时意味着要在服务上做“加法”。放宽落户门槛为城市吸引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底气,同时也为城市优化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讳言,户籍制度所承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是制约人才流动的重要客观因素。打造更加宽松的人口流动格局,必然意味着不断完善相关的公共配套服务,以前瞻性思维谋划城市的长远发展。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区域经济腾飞的不竭动力。如果说放宽落户门槛为吸引人才敞开了方便之门,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推进公共服务无差别供给,更有助于展现城市温度、激发城市活力。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