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出彩河南人│时刻把百姓放在心里--记夏邑县委书记梁万涛

28.07.2018  10:02

  7月21日下午,炽热的太阳照得大地像个蒸笼,虽是周末,但街头、公园只有零星的行人。夏邑县委书记梁万涛却顶着烈日,实地查看道路维修情况。

该县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对梁书记来说,周末工作已是常态。”

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正是因为有了梁万涛这位忠心于党、敢担当、重实干、勇作为的带头人,2017年度,夏邑县捧回了一个个令人炫目的金字招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

“干部上与下,实绩说了算”

脱贫攻坚是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

如何让帮扶干部恪尽职守?经梁万涛提议,夏邑县制定了“凡提必扶”政策和召回制度,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第一书记予以提拔重用,对那些履职不力的一律召回,进行责任追究。

“干部选拔工作要坚持原则。干部上与下,实绩说了算!”梁万涛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

梁万涛还创造性地提出了“领、认、算、查”四字工作法。“领”:干部每次脱贫攻坚检查(考核),驻村第一书记必须亲自带领检查人员入户,乡村干部不得跟随。“认”:检查人员在入户走访时逐户询问第一书记是谁,帮扶责任人是谁等内容。“算”:入户核算贫困户2017年度收入情况是否和档卡记录一致;对照增收措施核算2018年拟脱贫户能否达到脱贫收入标准。“查”:查村档、户卡是否记录完整;查脱贫户政策落实是否到位;查是否有稳定增收措施;查家庭卫生情况是否整洁。

目前,该县通过“领、认、算、查”四字工作法,已对21名帮扶干部进行问责,同时,也有32位驻村第一书记得到提拔重用。

“给群众办实事,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夏邑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小县。“没有钱,搞什么城市建设!”起初,一些干部对百城提质建设工作存在畏难情绪。

梁万涛却说:“给群众办实事,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关键看思想是否解放,是否敢创新。”

炎热的夏季,夏邑县人民路地下商业街成了群众纳凉购物的好地方。“原来这里可不是这样,菜贩、商贩常年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居民彭囡说。

梁万涛多次与温州金龙地下空间开发有限公司洽谈,成功说服该公司全额投资建设人民路地下商业街项目,不仅“政府不花钱、修好了路、改造了街”,投资商也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接下来,两河口森林公园、沱河生态风景带、长寿文化广场等,都成了夏邑县“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也办事”的典型案例。如今,走进美丽的夏邑县城,一幢幢建筑、一处处游园、一个个雕塑,无不彰显着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

“进了夏邑门,就是夏邑人;进了夏邑县,啥事都好办”

总投资80亿元的恒天永安新织造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印染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河南生态印染科技小镇项目……

这一个个工业大项目,何以青睐被称为传统农业大县的夏邑?

“我们看重的是以梁万涛书记为领头羊的夏邑县干部队伍的务实、勤政、清廉的作风。”一位投资商告诉记者。

梁万涛反复要求夏邑的干部,要让投资商有“进了夏邑门,就是夏邑人;进了夏邑县,啥事都好办”的感觉。

在他的推动下,夏邑制定并认真推行了一系列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实行项目征地企业不与群众接触、手续报批企业不与部门接触,均由政府指定的驻企业“首席服务官”为企业全程服务、全程代办;严禁对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评比、乱罚款;坚决制止吃、拿、卡、要、报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不良行为。

如今,夏邑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纺织服装企业100多家,纺纱规模230万锭,织布能力12万吨,服装加工能力1.3亿件,成为“中国纺织名城”。

“新时代基层县委书记要有新担当、新作为,要时刻把百姓装在心中,放在心里。”梁万涛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刘梦珂

【责任编辑:张怡 】
殷都区档案局到开展帮扶入户走访慰问活动
帮扶走访暖民心 扶贫慰问显真情       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