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空中“多面手” 揭秘首架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7月23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珠海总装下线。当日,我国“三个大飞机”中最“特殊”的一个——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广东珠海总装下线。这是我国在大飞机领域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作为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长37米、翼展达38.8米,与波音737相当。最大起飞重量53.5吨,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12小时,最大航程4500公里。新华社记者梁旭 摄
新华社广州7月23日电题:拥抱海空,整翼待发——首架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发纪实
新华社记者
中国有神器,巡天为飞机,着水为航船——23日,一个庞然大物从位于珠海的中航工业通飞华南公司装配中心厂房缓缓下线。由中国自主研发、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总装,全面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AG600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说。
“研制大飞机既是航空梦,也是中国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大飞机,指出加快大型飞机研制是我国‘十三五’的重点任务。作为我国‘三个大飞机’之一的AG600,就承载着这样的使命。”耿汝光说。
从2009年9月正式启动的6年多来,项目共召开300余次适航审查会议,确认了数千个零组件制造符合性项目、数万个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完成42个结构大部件的适航预检查和局方制造符合性检查,下发2000余份总装指令……
“从立项、设计、各大机体商联合制造,到适航挂签、总装,几乎每一步都是大型特种飞机的尝试与突破。”耿汝光说。
AG600的成功下线是全国上下通力协作的成果。
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近120万个标准件,研制这么大体量、既能在陆地又能在水上起降的特种飞机,我国还是第一次。为此,中航工业研究制定了“主承制商-供应商”的“大协作”模式,充分调动全国资源参与研制。
全国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制,供应商就有70多家:中航工业成飞民机承担机头制造,西飞负责中机身和机翼,陕飞负责后机身和尾翼,华北公司负责发动机短舱,中航工业复材中心承担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制造,南方公司承担发动机研制,其余主要部件和系统由国内相关单位研制。
当前,世界各地面临地震、洪灾、旱灾、台风、海难、火灾、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侵扰,进一步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救灾措施及时到位,是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AG600飞机机身长37米、翼展达38.8米,个头儿与波音737相当。采用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和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布局,选装4台涡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3.5吨,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
除了像普通飞机在陆上起降外,在任何江海湖泊,只要给它一片长1500米、宽200米、深2.5米的水域,它都能说走就走。
这是一位吃苦耐劳的“大力士”。依托良好的气水动融合布局和先进的海洋环境下耐腐蚀技术,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12小时,最大航程4500公里。也就是说,它可以从三亚飞抵我国整个南海海域执行各项任务。
“除了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需要外,它还具有突出的改装潜力,可以在海洋资源开发、海上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性作用,可在岛礁间穿行,执行海洋监测、海关缉私、航空运输等任务,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中航工业民机工程部通飞办主任冷毅勋说。
[作者: 编辑: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