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东神预言提醒国足 真得点球谁站出来罚?

12.01.2015  11:42
哈扎兹罚的点球速度力量都不好,被王大雷扑出。

  新浪体育讯 郝海东似乎被章鱼保罗了附体。国足与沙特的比赛,郝海东准确的预言了沙特锋线球星哈扎兹(Naif Hazazi)有可能罚不进点球。当然,郝海东不是神棍,这位昔日的国足第一前锋,如今的新浪亚洲杯解说嘉宾给出了解释,他的解释有些科学依据。

  “如果是9号(哈扎兹)罚的话,我赌他不进。因为五十(对)五十,他刚刚长距离的(奔袭),应该没调整好,王大雷很有机会。”,郝海东在王大雷扑点球前这样预言。没想到,郝海东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哈扎兹踢出的点球即缺乏角度,也缺乏速度,被王大雷扑个正着。

  “像这种比赛,创造点球的人不该亲自去罚”,郝海东补充说。

  这似乎也是给国足提了个醒。在比赛中得到点球,究竟谁上。创造点球的球员该不该去主罚点球。

  点球上中国队积累的教训不是不惨痛。最近的一个例子是,2010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与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曲波制造点球,但脚法出众的邵佳一意外将点球罚丢。最终国足也没能从世预赛20强赛中出线。于是,有一段时间内,国足队内出台了一项令人玩味的规定“谁制造的点球谁来罚”。

  带着疑问,新浪体育联系了前国脚于涛。

  “创造点球和罚点球没有关系。任何球队都有战术纪律,球队在准备会上会强调这一点,明确一旦出现点球,第一罚球人是谁,第二罚球人是谁。”于涛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郝海东说错了。事实上,如果创造点球的球员恰巧就是球队指定的点球手,但在制造点球时受了伤,或者因长距离高速冲刺后感到身体感觉不好,那在征得教练和队长同意的情况下,可以临时更改罚球人。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有指定的第一罚球人感觉自己因受伤,或状态、感觉不好;又或者创造点球的人非常希望去亲自主罚这个这球的问题。这就需要临场球队内的协调。如果大家都同意,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赛前的部署。但绝对不能出现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抢罚的情况,这属于严重违反战术纪律,是绝对不允许的。当年无论是在国奥、国家队还是申花,申鑫,这一点非常明确。”,于涛解读。

  相信点球究竟安排谁来主罚,佩兰应该已经有了答案。目前,最有可能的依然是队长郑智,在之前与巴拉圭的热身赛中,他站到了点球点前。尽管这位国足的元老曾经也罚丢重要的点球,但他已经在世预赛上完成了点球救赎。

  国际足坛的确有从来不罚自己创造的点球的例子。比如法国球星亨利。亨利几乎不会主罚自己创造的点球。不过这和他在场上的状态无关,作为巫毒教盛行的西印度群岛人的后裔,亨利认为主罚自己创造的点球,会给带来坏运气。

  “当然,国际足坛是有巴洛特利这种先例的,他制造的点球他可能不会去主罚,这可能和球队战术安排有关系。举个例子,08年申花对阵绿城,准备会上是安排埃米尔来主罚的,最终汉密尔顿-里卡德抢了点球,没罚进。其实不论他是否罚进,他都违反了战术纪律。其实任何球队都是要有战术纪律的,没有战术纪律,那球队就会有很大的问题”,于涛说。

  那么如果是创造点球的球员自己主罚,命中率有多高呢?

  我们取样2002-2014这个区间段的世界杯比赛,并进行统计后,得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答案是,命中率大约在66%左右。这个数字已经不算低。但必须指出,世界杯上制造点球的球员,很多都也是超级射手出身。

  附录:2002年-2014年期间,世界杯上自造自罚点球的案例。

  2014世界杯小组赛,希腊2—1科特迪瓦,希腊阵中的萨马拉斯创造点球,亲自罚进。

  2014世界杯小组赛,瑞士2—5法国,法国阵中的本泽马创造点球,亲自主罚,被对方门将扑出。

  2014世界杯小组赛,比利时2—1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阵中的费古利创造点球,亲自罚进。

  2010年世界杯1/4决赛,巴拉圭0-1西班牙,巴拉圭阵中的卡多索创造点球,亲自主罚,被对方门将扑出。

  2010年世界杯小组赛,德国0-1塞尔维亚,德国阵中的波多尔斯基创造点球,亲自主罚,被对方门将扑出。

  2006年世界杯1/8决赛,德国2—0瑞典,瑞典阵中的拉尔森创造点球,亲自主罚,打高。

  2006年世界杯小组赛,科特迪瓦3—2塞黑,科特迪瓦阵中的B-卡卢创造点球,亲自罚进。

  2006年世界杯小组赛,西班牙3—1突尼斯,西班牙阵中的托雷斯创造点球,亲自罚进。

  2006年世界杯小组赛,乌克兰1—0突尼斯,乌克兰阵中的舍甫琴科创造点球,亲自罚进。

  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丹麦1—1塞内加尔,丹麦阵中的托马森创造点球,亲自罚进。

  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瑞典2—1尼日利亚,瑞典阵中的拉尔森创造点球,亲自罚进。

  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克罗地亚0—1墨西哥,墨西哥阵中的布兰科创造点球,亲自罚进。

  (曲小尤 荷马 数据支持:搜达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