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提意见、街道办充分商议……郑州老旧楼院加速“换新颜”
郑州市一老旧楼院治理效果明显,幼儿园、小区楼面焕然一新
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摄 河南商报记者 陈朋冲
2016年下半年郑州市老旧楼院整治工作大规模开展,到今年下半年,进入提质阶段。
近期,河南商报记者探访发现,在郑州市一些街道办辖区,通过楼院社区居民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不同楼院之间互相学习和自查自纠、楼院长职责进一步拓展、楼院所属单位广泛参与支持、辖区各方力量协调联动,老旧楼院提质成效不断显现。
在一些关注基层治理的专家学者看来,此次提质工作中,居民、辖区、楼院所属单位等全方位参与,形成一个提质“联动体”,“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助推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让更多居民受益,具有样本意义。
居民
发现老旧楼院问题
可直接反馈
12月2日,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街道中心医院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正就老旧楼院提质中的一些问题,同居民交流反馈,“新发现什么问题,您还可以直接联系楼栋长,也可以直接拍图发送到建办的智慧服务平台上。”
几个月前,郑州市老旧楼院提质工作开始前,建设路街道办在辖区发放了“老旧小区(楼院)建设提质调查问卷”,工作人员深入每个楼院请居民提要求,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根据提质成效,不断征求新意见新建议。
河南商报记者探访发现,这份调查问卷包含社区容貌环境、硬软件设施、污染类型、不文明行为、便民服务等十多项,每个又再细分,具体到小区路面清扫次数、垃圾分类区域、噪音污染程度、待栽种的绿植类型及社区活动中心的设备更新等。居民反馈时,不少还提出针对性建议。
建设路街道办主任李建华分析,老旧楼院提质一般包括几方面:社区容貌环境等是否美观,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是否得到好的解决,能否享受到优质的物业、社区服务等。每一项都直接关系居民居住幸福度,“提质工作既是‘面子’,又是‘里子’,因此,此次提质中广泛征集居民意见,以居民的需要和意见为导向。”李建华说。
李建华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为了让每位居民都参与到提质工作中,居民楼院还分别建起微信群,邀请居民对提质成效不断评定,将新收集的意见建议整理成台账,便于随时调整。
社区工作人员
社区楼院出现问题,一起拿主意
12月4日,建设路街道办有场特殊的讲评会。当天就最新排查到的老旧居民楼院出现的问题,各楼栋长被召集到一起,现场评点。针对前进路岗坡路口出现的污水外溢,楼栋长解释,“最近楼院临街商户装修时出现管道滴渗,影响了路面美观。”协作路6号院也因为垃圾外溢被反映到在线服务平台上,楼栋长检讨,“跟清洁人员已经再次确认,会增加巡查次数,同时会逐一地同所属单元的居民沟通,共同提高自觉性。”
建设路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赵爽负责辖区的老旧楼院提质工作,“楼院提质中,有些问题偶然发生,有些则出现多次。街道办每周都会召开例行的楼院整治剖析会,对于共性的问题,一起商议,一起拿主意,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赵爽说。
五建社区主任李红梦多次参加讲评会,他感受最深的是,“以前大家开完会各忙各的,回头问题照旧,但讲评会上大家一起互动,好主意一起分享交流,这种氛围很有感染力。同时看别人存在的问题,再自行对照,提质工作也更精准了。”
楼院所属单位
投入资金参与,提质工作有了更多支撑
对于此次老旧楼院提质工作,赵爽还有个明显感受:楼院所属单位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了。
河南工程学院负责后勤工作的侯春芳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城市精细化和提质工作的要求后,学校后勤部门主动将校属居民楼院的提质工作列为年度任务,同辖区办事处多次沟通,投入人力物力,探讨如何能更好地收到提质效果。
李红梦也介绍,五建社区前些年因为脏乱差引起居民抱怨,此次提质工作中,通过社区、街道办、区政府的协调,五建集团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还制订了接下来几年的提质计划,让居民长期受益。
对于部分楼院所属单位的参与支持,赵爽分析,“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大家普遍意识到提质工作与每个单位有关,会长期开展,且标准会越来越高,大家都开始积极行动起来,这一点很让人惊喜,也是楼院提质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支撑。”
延展
从“路长制”到“院长制”,多部门协调联动一起发力
如今,建设路街道办每个社区所负责的楼院,“院长制”标识牌十分醒目。标识牌上详细注明“院长”的名字、电话,居民发现问题可随时电话联系。
李建华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老旧居民楼院存在的问题需要有专门的对接负责人,但有时候一些楼栋长协调解决起来存在难度,为了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街道办仿照“路长制”的架构和职责划分,尝试探索“院长制”,由“院长”负责总体协调工作。
中心医院社区副主任张兵举了个例子,比如楼院内一些不文明养犬、占用绿地等行为,以往楼栋长只能劝导,收效有限,有了“院长制”后,居民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到“院长”。“院长”可以协调多部门现场办公,引入更多部门直接参与管理和执法。在张兵看来,“院长制”尝试实行后,通过发挥对接、协调、联动作用,使老旧楼院存在的问题“有专人管”“管得住”“管得动”,管理也更加扁平化,更高效了。
观察
属于社区“共治共享”的有益实践,具有样本意义
随着郑州市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再大拆大建”,老旧楼院的提质越来越受关注。
在不少参与提质工作的人员看来,提质工作达到实效,关键看两点,一是人、财、物、机制是否到位,二是辖区是否共同参与,是否都有主人翁意识,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从目前及接下来一段时间看,更需要后者发挥作用。
“我们在辖区一直倡导‘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李建华介绍称,建设路街道办辖区现有老旧楼院66个,占街道办全体楼院的84.61%,老旧楼院提质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辖区居民幸福感。“我们常说‘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同样‘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中,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辖区治理工作中,都有了主人翁意识,能形成积极合力,一荣俱荣,工作开展也更有力,效果也更明显。”
李建华还以目前正尝试引入的物业管理全覆盖(购买服务)为例,“从目前看,辖区合力提质的氛围已经形成,都能纳入上述工作机制和方法中,都能起到更好实效,获得更多认可。”
多名关注基层辖区社会管理的专家学者均表示,“对于社区工作,‘共治共享’近年来一直很受关注,包括充分调动辖区各方力量参与,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服务,以郑州市开展的老旧楼院整治提质为例,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受益,‘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值得关注。同时,通过局部地区的影响带动,最终能助推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也具有样本意义。”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