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建设进行时:坚持高位推进 实现重点突破 以课程思政建设良好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图)

05.07.2020  17:03

      郑州大学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坚持先行先试、高位推进。2019年,学校便启动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当前,郑州大学正在按照新精神、新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构建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一、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年初,学校把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探索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列为2019年度重点工作。2019年7月,经多方调研论证,学校研究制定了《郑州大学关于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
      为了确保工作落实,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同时,学校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咨询、督查和评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学校层面,学校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校级教改重大项目推进实施。在校际层面,学校联合河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四校联动,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协同攻关,该项目于2020年1月获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A类)立项。
      二、强化典型引领 全方位推动示范课程改革
      学校强化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坚持以点带面的方式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郑州大学2019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郑州大学2019年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示范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在全校共遴选了47门本科生课程、43门研究生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试点改革,覆盖了学校所有院(系)。在示范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统筹指导各院(系)做好试点课程教学团队组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学研讨组织、教案课件编写、教学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
      认真组织试点课程的教研室、教学团队,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定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集中研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设计编写教学课件。统筹做好教学设计,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不同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三、抓住关键环节 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学校紧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实现重点突破,着力保障和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学校把教师培训放在第一位,邀请了领域内校内外专家,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专题的理论指导与经验分享培训会。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指导试点专业课教师在理念转变、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学研讨组织、教案课件编写、教学活动开展等方面落实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课程育人的实效。
      学校加强教学团队的组建,强调试点课程以教研室、教学团队为单元进行建设,加强探索过程中的集体备课和集中研讨。尤其是,学校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源优势,为进行试点的每门专业课程协调配备1名思政课教师和1名专职辅导员,对口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德育元素,共同探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点。
      四、立足区域文化 打造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学校立足中原地域文化特色,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学校通过开展中原文化相关系列活动,积极促进文化、学术、趣味相结合的德育氛围的形成,如通过开展中原文化符号征集活动,结合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开展融“寻根祭祖和弘扬华夏文明”为一体的炎黄二帝祭祖大典,以及结合“嵩阳书院”开展的“嵩阳书院入泮礼”等古礼仪式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积极推动河南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案,持续推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建设。其中,新闻传播学院依托河南——穆青故乡的这一文化特色,成立穆青研究基地,对穆青新闻实践观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深度发掘穆青新闻实践的育人价值及其“勿忘人民”的新闻观,强化了思政教育,并且提升了学校“卓越新闻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
      学校鼓励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积极尝试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创新,还鼓励教师结合社会热点、国内外形势、专业问题等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因情感而共鸣。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发出了“关于将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倡议”和“关于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征集的通知”,引导教师通过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事迹,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将爱国主义教育、生命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学知识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堂,提升课程思政的时效性。
      五、夯实工作保障 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学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条件保障,积极在组织、经费、平台、机制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加强经费保障,经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共设立2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课程思政建设,每门试点课程给予2-3万元的经费支持,每门试点慕课给予15万元经费支持。学校加强平台保障,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项目库”建设,项目库包括课程设计、课程思政、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领航与名师示范课、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等,有力提升了教师的育德能力。
      学校依托“厚山课程平台”积极建设线上课程思政资源,积极促进线上、线下多空间“共思政”、课内课外各时段“同育人”的德育理念,将“三全育人”延伸至全空间、全时段。学校加强机制保障,逐步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的绩效考核范围、教师党支部考核指标体系、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及各类评优评先表彰,如学校就明确规定把验收为优秀的试点示范课程等同于校级精品课,确立明确的立德树人导向。学校加强氛围营造,大力宣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安排部署,宣传在推进试点改革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发挥好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全体教师心中深深扎根,在教育教学中具体化、可操作,“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更加明确清晰,有效促进了专业课的自身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持续通过举行“课程思政”讲课大赛、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评选、举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推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慕课、加强理论研究等形式,总结凝练经验做法,形成阶段性成果,为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郑州大学召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会

                       

                                                                          郑州大学“课程思政”专题课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