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遗体诠释医者情怀

02.12.2015  18:23

  他曾经是一位中医大夫,悬壶济世是他的人生梦想,但无情的疾病却让他早早病退在家,难以实现一位医者的抱负。为此,他立下遗愿——将遗体捐献给国家,也算是他作为医者对社会的最后贡献。他就是市第二人民医院病退医生陈祥路。近日,79岁的陈祥路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他的儿子帮助老人实现了遗愿。


  11月20日,记者拨通了陈祥路的儿子陈龙的电话。他告诉记者,老人的遗体已经通过开封市红十字会捐献给郑州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陈龙介绍说,陈祥路老人早年毕业于中医院校,一毕业就分配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对肝硬化、肝腹水的治疗颇有研究。后来,老人因患肺心病回家休养,但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医者,常常为不能将所学用于治病救人而感到遗憾。


  几年前,陈祥路开始萌发捐献遗体的想法,并到开封市红十字会签了捐献协议。他曾多次对儿子说:“我的身上什么能捐的就都捐了,也算是为医学做贡献了。”为此,今年老人一过世,陈龙就给老人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完成了他的心愿。


  据开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陈祥路老人和其家人的无私精神值得人们敬佩,因为目前我市成功捐献遗体者很少,这对医学科研和教学都是远远不够的。在医学院称教学用的遗体为“无言良师”,但在整个河南能成功捐献遗体者也为数不多。为此,他呼吁人们,以捐献遗体的方式,为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做贡献,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