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挖出文物拒上交 回顾那些年农民都挖出了什么宝贝

13.03.2015  22:01

昨日,商洛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左)向李老汉讲解最近出台的《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 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摄(1 /2张)

  原标题:自家地挖出汉代铁铧 村民不愿上交欲收藏(图)

  商洛市博物馆曾表示愿意争取3000到5000元的奖励资金征集这个文物,但村民没答应

  华商报商洛讯(记者田德政陈永辉) 几年前,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代街村村民李老汉在自家地里,无意间挖出了一个铁疙瘩,后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铁疙瘩为汉代的铁铧(huá)。昨日,李老汉称,曾有人多次上门收购他都没有卖,只是自己收藏。对此,文保部门称,曾多次上门征集文物但未果。

   村民翻地时挖出“铁疙瘩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村民李老汉家中,见到了他捡到的“宝贝”,一个铁铧及部分箭矢头。铧看上去是生铁铸造的,已经有了锈迹,铧身沾着泥土并有划痕,重约20斤左右。箭矢头大约有30根,均呈现铜绿色,有些已经断掉了。

  李老汉说,大约在2010年4月,他翻地时挖出了这些“宝贝”。因为之前有村民在地里挖出过宝贝,所以他断定这个“铁疙瘩”是文物,就拿回家里收藏起来。李老汉挖出文物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陆续有买家上门,有开价5000元的,有开价1万元的,但李老汉都没有卖。

   很多村民家里都有“宝贝

  村民李明记说,村里有70多户人,大部分家里都有宝贝,陆续有人来从村民处收购文物。村民王淑良说,她们家也收藏有十多根箭矢头,是去年盖新房子时,从地底下挖出来的。

  不大的村庄为何频频挖出文物呢?据商州区文管办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代街村位于丹江南岸三级台地之上,丹江在这里呈现了C形,村子三面环山,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村子被确定为古城村遗址,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古城村遗址略呈扇形,面积约27万平方米。据商洛市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在古代代街村是城,城址表面文化遗存丰富,村上先后出土有不少文物,比如汉代瓦片及泥质红陶、灰陶片及石斧、石环、石刀等器物。

   该“宝贝”可能是三级文物

  昨日,商州区文管办支部书记方先振称,李老汉挖到的“铁疙瘩”,初步判断为汉代的铁铧,是一种农耕具,保存比较完整,对于当地农耕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但文物等级需要省上专家进一步鉴定。

编辑:王静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