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廉价药不妨“以药养药”

16.09.2015  12:03

  本是一盒仅售7.8元的普通药,在医院里时常难觅踪影,黑市上却卖到数千元。据《北京晨报》报道,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是治疗婴儿痉挛症的常用药,针对婴儿痉挛有效,原价7.8元黑市卖4000元,依然一药难求。

  廉价药多是小众药,平时用量并不多,而一些广泛使用的大众药,并不存在紧缺和断供。小众药的前提,决定了涨价并非廉价药的救命稻草。“以药养医”不可取,但换个角度,“以药养药”不妨一试。

  所谓“以药养药”,就是在价格手段之外,明确药厂和医院的责任,让它们尝到社会责任的甜头,激励它们生产和采购廉价药。不妨考虑出台一个规定,明确一家药厂必须生产几种廉价药,将这作为生产其他赚钱药品的前提条件。如果药厂没有生产能力,那就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补助和支持。

  廉价药短缺,常常是一种局部和暂时性短缺。鉴于一些廉价药使用率过低的现实,可以建立跨医院、跨地区的储备制度,实现廉价药、特效药的集中储存。据报道,作为全国第二大的药品分销商,上海医药总公司目前ACTH的库存也只有两箱,每箱100盒,而他们一般的药都有几万箱甚至几十万箱的储备。要想避免廉价药因短缺而出现天价,不妨明确省级医药总公司的责任,要求建立廉价药、特效药集中储存中心,或者提供一定资金和政策扶持,防止产生局部断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