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南共有97所技工院校,每年招生超过11万人,招生规模保持全国前列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我省在推进高技能人才建设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2月16日上午,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吕志华在答记者问环节时介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加快建设人才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统筹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力度。截至2022年底,按取证人数计算,全省高技能人才达392万人(其中高级工318.7万人,技师63万人,高级技师10.4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1415.6万人的27.7%。”
一是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把技能培训和评价作为重点民生实事,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各地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合力推进。持续开展部省共建,人社部支持我省2.2亿元,建成4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9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财政累计投入近30亿元,带动市县财政和社会资金175亿元,建成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5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57个。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省共有技工院校97所,其中技师学院31所,每年招生超过11万人,招生规模保持全国前列。
二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 鼓励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支持高技能人才带徒传技,每年培训4万人次。创新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省技工院校每年为企业培养输送毕业生和实习生15万人次。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指挥棒”作用,截至2022年底,全省通过评价颁证310万本,其中高技能人才90万本。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两年来,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65余万人,增长势头迅猛。
三是激励高技能人才岗位成才。 支持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参与重大生产决策、技术革新和攻关。全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强政治引领和吸纳,一批政治优良、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成为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培养、评价、使用和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社会待遇和经济待遇不断提高。组织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风尚。截至2022年底,我省共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4名、“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232名、“中原技能大奖”获得者50名、“中原技能大师”获得者52名,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4人。
四是通过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选拔培养。 积极构建竞赛体系,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高质量举办全省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国赛、世赛,营造“人人奋勇争先、出彩技能河南”氛围,努力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学。年开展不少于100个职业(工种)竞赛,举办1000场以上赛事活动,实现10000名以上选手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新培养选拔“全国技术能手”“省技术能手”等优秀高技能人才400人以上。
今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围绕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下一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任务分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着力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强有力技能人才支撑。”吕志华表示。(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瞧 宋聪俐)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