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口抽样调查入户摸底 不少调查员称碰壁

22.10.2015  10:36

□记者陈骏

本报讯 从本月16日起,全省共有约两万名基层调查员将开始入户进行河南人口抽样调查(以下简称“抽样调查”,详见10月15日大河报A06版)。对于广大居民而言,在接受抽样调查时居民会被问到哪些问题?为调查人员提供真实情况是否会存在信息泄密?此次“抽样调查”较之以往的人口普查又存在哪些不同?三天前,大河报记者受邀与河南省统计局的工作人员一起,赴永城、商丘两地对“抽样调查”工作进行采访,为您提前“剧透”在抽样调查时可能会遇到的情景。

19日晚,当记者一行刚刚到达济祁高速永城收费站时,远处一块巨大的LED屏幕上就反复播放着“关心人口调查,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生活”等宣传标语。

统计工作在大家看来比较偏‘学术化’,不大力宣传,在入户时就会碰上麻烦。”永城市统计局局长屈海波坦言,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大多觉得统计工作与“柴米油盐酱醋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在之前进行其他普查工作时,不少调查员都遇到过“敲门就碰一鼻子灰”的尴尬。

河南省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处副处长刘晓峰告诉记者,从16日起,全省共有约2万名调查员已进入居民家中,开始正式调查前的摸底工作。在永城和商丘,两地分别选取了103个和596个调查点作为“人口抽样框”进行调查,抽样比例达到了两地总人口数的3%。

调查员入户时都会戴着统一制式的工作证,作为公民权益的一种体现,希望各位被抽样居民配合我们的工作。”刘晓峰说。

10月20日与21日,大河报记者跟随一线调查员分别在永城市演集镇梁庙村前组及商丘市睢阳区新城办事处府前社区等地,进行了正式入户调查前的摸底工作。

在商丘市府前社区,记者随曾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中获得全国百名“最美普查员”荣誉称号的王金焕及其同事一起,在小区内“走街串户”,进行着入户调查。

大爷,您家里平时有几口人在这住啊?

师傅,您平时上班是开车,还是骑电动车啊?上班路上得用多久啊?

记者发现,调查员所询问的内容十分“细致”,内容涵盖居民家庭情况、居住条件、受教育及就业情况、社会保障、生育状况等各个方面。

据了解,在此次抽样调查中,全国均取消了“纸质问卷”的传统形式,采用“电子化录入”。“这不仅省去了大量的纸张成本,还保障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与原真,并且为以后在人口普查中全面采用电子录入数据积累经验。”刘晓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