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学生坚持十年暑期支教贵州山村

01.09.2016  14:09
2016年08月31日《中国青年报》04版

                                                              郑州大学学生与贵州打郎村孩子的“七月之约
                                                                          把支教当成暑假作业坚持做十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刘艳萍 
        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宗地乡到打郎村,只有一条修在半山腰的公路。因为担心坠入山谷,车子稍微倾斜一点,车上的人就会发出阵阵尖叫。
        在此前的30多个小时,这支16名大学生组成的安顺支教队,已经乘坐了多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打郎小学时,已经是他们出发第3天的黄昏。
        这条从华北平原到云贵高原,从郑州大学到打朗村554公里的支教路,郑州大学“思源之家”暑期支教安顺支队已经走了10个年头,每个夏天,他们都如约而至。10年间,累计已有165名支教队员,在500多个孩子中传递着支教的接力棒,完成他们眼里的“暑假作业”。

        孩子们惦记着“七月之约
        7月11日,从郑州大学出发,支教队的16名成员先要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
        到了安顺,一家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小旅店,是支教队连续多年的临时歇脚点。离开旅店的早上,保洁员阿姨收拾房间时,用浓重的方言迫不及待地问:“你们以前是不是来过?”在她眼里,这一群红帽子蓝白队服、拖着一堆笨重行李跟她讨价还价的人,一年又一年总会把二楼所有的空房占满。
        支教队一到打郎村,孩子们就会兴奋地叫起来,“快看!哥哥姐姐来了!”他们用草绳细心地把紫色的野花扎成束,小心翼翼又急切地涌上去把花送给哥哥姐姐。
        “每年到这时,我妹妹就都倒计时,看支教队还有几天来。”  打郎小学六年级学生张燕的哥哥说。
        在村里,早期支教队教过的一些孩子,已经上了初中,但因为有感情,他们愿意这时候和五六年级的孩子一起上课,他们说:“因为哥哥姐姐们会讲很多故事,这样我们才知道电脑、卫星这些好玩儿的东西。
        当地校长和老师对安顺支教队暑期支教活动一直很支持,他们希望支教队能多开设一些兴趣课,多给孩子们讲讲大山外面的世界。

        “土豆在生命里留下独特记忆
        8月的贵州山区正值雨季,一场大雨后,停电是常有的事,队员们只能自己生火做饭。
        一周里,支教队只有一次机会去宗地乡里赶场买菜,但16个人的食物消耗量很大,为了够吃,只能买便于保存的土豆。
        于是,他们炒土豆丝、炒土豆块、炖土豆块、凉拌土豆丝,但连土豆都吃完时,队员们就只好酱油拌饭、白糖拌饭。
        “土豆是陪伴我们20多天的好伙伴,每顿饭都会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大家也变着法儿地做土豆,土豆已经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独特记忆。”支教队员李闯笑着说。
        此外,由于山区水源匮乏,支教队员们平日里的饮用水都源于水窖储集的雨水。
        每天早上起床,因为缺水,队员们都是用一根细水管,从水缸里引出,轮流使用。上课时,直到嗓子冒了烟,才舍得喝一口。
        晚饭后,队员们需要围在一起开会,讨论课程安排、孩子们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夜深了,不少屋里的办公室还亮着灯,队员们在熬夜备课,一个个打着哈欠相互鼓励。
        除了上课,支教队还分成了3~5人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家访。
        7月19日,是支教队的第一次家访。然而,天公不作美,支教队员们刚出门,便下起了暴雨。6个人踏着泥泞的小路,一步一滑,互相搀扶。“月光洒下来,积了水的路面会泛银光,要避开。”支教队队员、“思源之家”会长李晓豫颇有经验。
        打郎村的十余个小组,以寨子的形式分散在方圆十几公里的山坳里,到处都是高耸的山峰,未经“修饰”的山路是家访的主要路线。家访时,总会看到几个“笨手笨脚”的年轻人,跟着孩子们,在不能称之为“”的山坡上爬上爬下。
        “他们的生活除了上学,还包括放牛、劈柴、做饭等,上学也需要走很远的山路,我们走了一次就觉得累得不行了,这些山路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体验,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每天实实在在的生活,甚至可能是一辈子的陪伴。”支教队员李建波在家访过程中深有感触。

        十年接力的“暑假作业
        打郎村人大多为苗族,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生活给孩子们的是破洞的拖鞋和满是伤疤的脚,他们过早地承担家庭重任,甚至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
        随着“思源之家”支教队的长期支教,家长们对孩子们学习的态度有所改善。在家访时,不少家长会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两名曾参加过“思源之家”支教活动,现已进入大学读书的黄刚和陈明,是打郎村仅有的两名大学生。
        现在,黄刚在其就读的济南大学里也加入了公益组织,参加支教活动。他说:“2008年的‘七月之约’,我才上六年级,仍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电脑。现在,我考上大学的梦想实现了,也想把这样的行动传递下去。
        徐威震已经从郑州大学毕业3年,但他一直在关注着“思源之家”。“觉的那年夏天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庆幸的是大学的时候做了这么一件事。”徐威震说,他有两个心愿,一个是愿“思源之家”能帮助更多需要的人,一个则是“有一天无需支教,再无思源”。
        “去打郎村家访时,校外的任何地方见到学生,他们都用很标准的普通话说老师好。村寨的人说这是每年支教的大学生留下的好传统,这里的孩子变得礼貌而大方。”今年7月,郑州大学团委书记冀娟和“思源之家”的队员们一起到打郎村家访,提到“思源之家”的支教,冀娟说,“十年的坚守,一批年轻人走出了大山开创新生活,参与支教的学生也更懂得奋斗,感恩和奉献,都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向这批青年致敬!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勇于改变。
        像这样的“七月之约”,至今已是第10个年头。当初教过的学生有的已经走出了大山,一起玩游戏的孩童也已长大成人,打郎村的孩子们也成为一代代“思源之家”队员们长久的眷念和牵挂。
        为期23天的支教结束时,打郎村的孩子们争相帮哥哥姐姐拉行李,一直跟着队员们。当大巴车渐行渐远时,孩子们仍在招手,队员们也忍不住擦拭眼角。
        “总有人问我,你们做这些有什么意义?曾经的我没法回答,现在我要说,意义就在于‘陪伴’。至于‘陪伴’又有着什么意义,我不得而知,或许,‘陪伴’本身就是意义。”支教队的一名队员在日记本里写道。
        李晓豫今年已是第二年到打郎村,去年她还是支教队中的普通一员,“以前的队长告诉我,要把支教当做一份‘暑假作业’,不完成怎么安心回学校上课?这份‘作业’,我们已经坚持了10年,还要继续坚持下去”。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16-09-01 14: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