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弘扬抗战精神 建设一流大学——在河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11.11.2015  20:54

9月6日,河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在郑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主持会议。校党委书记关爱和代表全省教育界出席座谈会并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今天,河南大学代表教育界在这里发言,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70年前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70年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世界民族解放历史中的灿烂篇章。在70年前那场救亡图存的民族战争和反法西斯的卓越斗争中,河南大学师生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颠沛、经历了磨难,同时也以坚韧顽强、敌前办学的业绩,擢升为国立大学,铸就河南大学办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历史永远在我们的记忆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河南大学以兄弟般的情义,接纳了从关外被迫撤到内地的东北大学,两校在同一个校区共同办学近两年时间。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河南大学通电全国,声援北平学生,并以卧轨行动,请愿南京政府抗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河南大学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许多有志青年如马可、王实味,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1937年12月,豫北豫东相继沦陷,河南大学被迫南迁,开始了为时八年的流亡办学历史。学校先后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在潭头办学长达5年。1944年5月,日寇入侵潭头,河南大学师生遇难9人,失踪25人。学校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直到抗战胜利才重返开封。

八年流亡办学应该怎样讲述,怎样评价?流亡办学对河南的抗战,对河南大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流亡办学不是逃难,而是保存了大学实力,保存了读书种子,是赓续文化精神、传达民族意志的壮举,是另一个战场的抗战。在流亡办学的八年中,我们更加增加了对河南这片热土和人民的热爱,并获得了至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

抗战初期,全国共108所大学。在其他大学或迁徙到大后方、或避入租界的情况下,河南大学坚持植根中原,不离热土。河南的父老乡亲以宽阔的胸怀,给了河南大学无私的支持,师生在艰苦中体会温暖:河南大学2000余名师生,携带图书仪器,每到一处,都和乡亲们共饮一缸水,同吃一锅饭,睡在茅庵之中,面对大山读书。与之同时,河大师生饮水思源、回报民众,农学院师生教老乡棉花种植技术,医学院的师生教老乡防病治病,文学院师生教老乡读书识字。师生与百姓,如鱼在水。在1944年日寇逞凶潭头的6天中,村民把实验室仪器藏在地窖,发电机埋在地下,日寇走后完好地把设备器材交还学校。村民还把牺牲的河大学生集体安葬,石坷村李永信、李忠贵父子及其后代,护坟扫墓,直到现在。河南父老乡亲与河南大学的感情是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今年我们在潭头设立了流亡办学旧址纪念馆,正在向省委宣传部申报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省文物局申报设立省级文保单位。我们希望后人永远铭记这一段历史。

八年的流亡办学,也给河南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办学精神。3000个日日夜夜烽火连天里的坚守,2000里风风雨雨战争硝烟中的执着,使河南大学增长了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使命感,师生间形成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优秀传统。河南大学校歌即写作于1940年的潭头:“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事,科学允张,猗欤吾校永无疆”。河南大学校歌充满着家国之感,充满着坚定信念。抗战把给予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也给了这所大学。

70年来,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骨干学院,如医学院、农学院、理学院、行政学院,单独立校,如今也早已是枝繁叶茂,蔚然气象。我们因为曾经拥有共同的校名、拥有共同经历,因此血浓于水。抗战留给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植根中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将继续激励诸位同根同源的兄弟高校,齐心协力,为河南父老乡亲谋福祉,为河南的高等教育事业做贡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过百年风雨坎坷,河南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稳健成熟、知名度美誉度很高的大学。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予以资金、政策的多方支持;河南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一直像在抗战时期那样抬爱呵护河南大学,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因此有理由也充满信心地用“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描述河南大学的发展定位。我们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继承弘扬抗战精神和光荣传统,继续努力打造国家高水平大学,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