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作风建设坚持立破并举
03.06.2014 11:47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作风建设是一个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
作风的形成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对一个政党来说,作风形成的长期性以及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决定了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要使作风建设不断达到新水平,就要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使一些优良作风坚持下来并得以弘扬,一些不正之风得到遏制和祛除。
作风建设是立与破对立统一的过程。立与破是一对动态的、对立的概念,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要求和动力。毛泽东同志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就作风建设而言,立与破是首先对立的,“立”就是要对一些优良的风气大张旗鼓地弘扬和坚持,“破”则是要对一些不正之风坚定不移地纠正和摒弃,二者构成作风建设的矛盾对立。其次,立与破之间又是统一的,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一个东西被打“破”的时候,就意味着新的东西被建“立”和获取。换句话说,只要不断对不正之风涤荡和清除,优良的作风就会真正建立起来。它要求我们,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立与破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立中求破、在破中求立,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强化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正与邪的斗争较量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矛盾相互斗争的过程,是正反两个方面相互较量的结果。在事物发展中,正和邪是相互对立的一对矛盾,二者总是在不断斗争中相互转化。就党的作风建设而言,其本质就是“正”与“邪”相互斗争的过程,是“扶正”与“祛邪”相互促进的过程。只要下真功夫去扶“正”,就会使清正之风得以弘扬,歪风邪气得到祛除;只要持之以恒祛“邪”,就会使歪风邪气失去土壤,清风正气得以弘扬。它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正”与“邪”的矛盾对立,又要坚持“扶”与“祛”的辩证统一;既要坚定不移地“扶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又要义无反顾地“祛邪”,让歪风邪气没有生存土壤,从而使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作风建设是一个持久、复杂的过程。作风是在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因此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作风问题的顽固性来看,作风问题一旦形成就很容易成为“痼疾”,不仅存在于各个领域、方方面面,而且形式各异、五花八门。因此作风建设既是一个攻坚战,也是一个持久战,既要坚定不移,更要持之以恒。从作风问题的反复性来看,“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解决作风问题就像弹簧一样一压就紧,一放就松,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反弹。因此作风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不能靠几次活动、几次整改就能万事大吉,而是要坚持重锤常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形成作风建设的常态化。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把握好立什么、破什么问题
作风建设总是同一定的时代特征相联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握重点,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突出解决好立什么、破什么的问题。
要在理想信念上把握好立什么、破什么。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形象地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事实证明,党员干部只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严峻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重大任务面前勇往直前,在各种诱惑面前洁身自好。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在理想信念上坚持立破并举。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做到站位高远、眼界宽广、心胸开阔;另一方面,要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立场、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决反对理想滑坡、信念动摇倾向,敢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同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行为作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不良思潮,对错误思想和言论开展理直气壮的批评和教育。
要在求真务实上把握好立什么、破什么。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党的作风问题的核心,更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事实证明,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没有脚踏实地的干劲,什么事都成不了,什么业也兴不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在求真务实上坚持立破并举。一方面,始终坚持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既抓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又抓促进持续发展的潜绩,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努力形成“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的干事创业氛围;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反对各种“作秀”现象,要让作风漂浮、哗众取宠的行为无以表功、受到贬责。对抓工作浮光掠影、做调研蜻蜓点水的,对搞面子工程、急功近利拍脑袋决策的,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的,都要坚决批评和反对。
要在清正严明上把握好立什么、破什么。清正严明既是品格和作风的一种体现,也是规则与制度的一种状态。能否做到清正严明,能否形成清正廉明的氛围和环境,关系着党的健康发展和事业的成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在清正严明上坚持立破并举。一要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制意识,维护党章权威,遵守党的纪律。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从严律己,做到为政清廉;在制度面前恪守规则,用权为民,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二要敢于同有悖于规章制度的行为做斗争,对那些“变通”、“活用”的人和事,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坚定不移地查处,对“找靠山胜过找组织,走程序不如走后门”等潜规则,要坚决破、深入改,让潜规则真正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
在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中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在作风建设中,无论“破”还是“立”,无论是“扶正”还是“祛邪”,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役。要让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行之有效,让逐步形成的机制扎根落地,让已经取得的成效巩固发展,就必须坚持立破并举、扶正祛邪,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抓常,就是要经常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立足于改作风、树新风来制定措施和开展活动并不难,难的是锲而不舍、坚持不懈,难的是实现转作风与促工作“双赢”。如果就转作风而转作风,就搞活动而搞活动,与日常工作“两张皮”,不仅转作风难以深入和奏效,而且很容易顾此失彼、贻误工作。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一方面要把作风建设列入议事日程,有机地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另一方面,推动各项工作都要转作风与抓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努力形成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抓细,就是要认真抓。作风之弊虽然形式多样、成因复杂,但只要有严格的尺度来衡量、有坚定的决心来纠正,就能看得清楚、认识明白、解决到位,如果马虎敷衍、粗枝大叶,即使问题摆在眼前也看不到、识不透,就容易虚晃一枪,即使花了很大精力也可能搞形式、走过场。因此要围绕“细”字做文章,既层层深入、细致入微,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方面,重点聚焦“四风”问题,立行立改,对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要认真对照、深入剖析,把活动成效落实到纠正毛病和问题上;另一方面,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抓起,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抓长,就是要反复抓。作风问题抓一抓就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有的还会变本加厉。如果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难留下什么成果,已经取得的成效也会付诸东流。看转作风有没有实效,不能仅看一时之变,重要的是看长久之态。一方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持之以恒、长远谋划,认真落实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把清除“四风”的态势保持下去;另一方面,要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乘胜前进、扩大战果,借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以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规制和引导作风建设。
(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03.06.2014 11:47
省残联举行全省残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图为省残联举行全省残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残疾人联合会
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现场会在三门峡召开
图为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暨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联合会
省残联组织开展
“无偿献血,奉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为积极响应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红十字会《残疾人联合会